中国综合艺术之瑰宝——京剧
2025年09月28日
第一节 中国综合艺术之瑰宝——京剧
被列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的国粹——京剧,从形成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京剧,又叫“京戏”“评剧”“国剧”,它是中国传统名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道光以后,三大班的班主兼主要演员程长庚以唱徽音、二黄著称,随着湖北汉调演员余三胜等进京搭入徽班,又带来被称为“楚调”的湖北西皮调,促成由徽调与汉调合流的“皮黄”唱腔的形成。京剧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在这段历史时期,京剧汇集和融合了各地方剧种的艺术精华,博采众长,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成为我国近世纪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代表性剧种。
京剧具有我国戏曲艺术的所有特性,诸如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综合性寓于虚拟性和程式性之中,从而使戏剧、音乐、舞蹈既统一又有层次地展现。
京剧是我国戏曲综合艺术的典范,它的音乐丰富多彩,它的唱腔不仅集中了西皮、二黄等多种腔系(腔调系统),而且各腔系中的板式多样,适应各种戏剧场面和人物表演的需要。而各行当的曲调区分又较为明显,行当中的流派唱腔众多,因而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也确定了京剧成为当今我国戏曲剧种盟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