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团字区分与掌握
三、尖团字区分与掌握
凡接触京剧特别是学唱京剧的人,都会涉及对于尖团字的概念以及如何认定尖团字的问题。归纳各种京剧字韵专著对尖团字的表述,大体有两种说法:“狭义尖团字说”(简称“狭义说”)和“广义尖团字说”(简称“广义说”)。
(一)“广义说”所指的尖团字:凡以z、c、s为声母的字称尖字,包括属于普通话序列的以z、c、s为声母的字;凡以j、q、x和zh、ch、sh为声母的字称团字,前者称“轻团”,后者称“重团”。这种说法打破了方言和非方言的界限,大大扩展了尖团字的范围,同时已不局限于“齐齿呼”和“撮口呼”,而是涉及全部“四呼”的字。有一种说法,强调区分尖团(“狭义说”)是针对北方语系不分尖团来说的,然而南方特别苏南一带语系存在“子支”“次痴”“似是”不分的问题;因而同理,以“广义说”强调z和zh、c和ch、s和sh发音的区别。
对尖团字持“狭义说”观点的有杨振淇先生的《京剧音韵知识》一书,持“广义说”观点的有徐慕云、黄家衡先生的《京剧字韵》一书。撇开学术上的问题,这两家的观点完全可以兼容,不存在对立问题。储晓梅先生在其《梅兰芳唱腔选集》中对唱词尖团字的标注以及包幼蝶先生在其《太真外传》曲谱中对唱词尖团字的标注都是广义概念的,非常实用。但也要记住什么是“正统”意义上的尖团字,以免概念混淆。
如何区分尖团字,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下面是在实践中归纳的几种不成熟的方法,仅供参考。
1.记住字的声母。从“广义说”角度,凡声母为z、c、s的字为尖字,凡声母为j、q、x和zh、ch、sh的为团字,其他声母的字与尖团无关。区分声母为z和zh、c和ch、s和sh的字,这一方面可以借助汉语声韵配合规律来分辨,例如uɑ、uɑi、uɑng这三个韵母只跟zh、ch、sh相拼,而不跟z、c、s相拼,也就是说,这三个韵母的字没有尖字;另一方面可以记住以z、c、s为声母的少数几个代表字,然后以此类推来记住其他字。《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中列出了以z、c、s为声母代表性的60多个字(“广义说”尖字):色、啬、苏、素、窗、司、思、斯、丝、四、似、叟、唆、锁、遂、散、桑、松、酸、算、孙、笋、匝、责、则、足、卒、祖、兹、资、孜、子、自、龇、哉、载、早、澡、造、奏、左、坐、赞、脏、曾、宗、钻、尊、策、慈、此、次、采、莱、操、曹、搓、挫、崔、翠、参、仓、层、从、窜。记住这些字,对类推、区分尖团字很有好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熟记字的韵母。“狭义说”中的尖字,只有“齐齿呼”和“撮口呼”两类,只有8个辙韵、38个音节:(1)梭波辙3个音节,jue(爵)—zio、que(雀)—cio、xue(削)—sio;(2)摇条辙3个音节,jiɑo(焦)—ziɑo、qiɑo(悄)—ciɑo、xiɑo(宵)—siɑo;(3)由求辙3个音节,jiu(酒)—ziu、qiu(秋)—ciu、xiu(修)—siu;(4)言前辙6个音节,jiɑn(箭)—ziɑn、qiɑn(浅)—ciɑn、xiɑn(纤)—siɑn、juɑn、züɑn、quɑn(全)—cüɑn、xuɑn(宣)—süɑn;(5)衣齐辙6个音节,ji(挤)—zi、qi(妻)—ci、xi(西)—si、ju(聚)—zü、qu(娶)—cü、xu(须)—sü;(6)江阳辙3个音节,jiɑng(将)—ziɑng、qiɑng(枪)—ciɑng、xiɑng(厢)—siɑng;(7)乜斜辙5个音节,jie(姐)—zie、qie(且)—cie、xie(泻)—sie、jue(绝)—züe、xue(雪)—süe;(8)人辰辙6个音节,jin(津)jing(精)—zin、qin(亲)qing(清)—cin、xin(心)xing(星)—sin、jun(俊)—zün、qun(逡)—cün、xun(循)—sün。这里中东辙的ing韵归入了人辰辙,发花、怀来、姑苏、灰堆这四辙则没有尖字(“狭义说”)。
3.掌握字的偏旁。什么字可以改切成尖字,什么字不可以,确实一下子难以掌握,对此有的书籍推荐了用记住字的偏旁进行类推的方法。有下列字根或偏旁的字可以改切为尖字:焦、青、小、旬、肖、千、相、前、秀、将、戋等。
(二)“狭义说”所指的尖团字:在声母为j、q、x的字中,通过对其中的部分字进行反切,变成声母为z、c、s,韵母为i、ü或带i、ü韵头的韵母的字,这就是尖字。例如“将”读jiɑng,反切后读尖音ziɑng;“清”读qing,改切后读尖音cin;“相”读xiɑng,改切后读尖音siɑng。其余未经改切的以j、q、x为声母的字称团字。这里有几个要点:
(1)尖字以z、c、s为声母,团字以j、q、x为声母,除此以外不属尖团字;
(2)尖字一定是“齐齿呼”和“撮口呼”字,即韵母为i、ü或韵母带韵头i、ü,“开口呼”和“合口呼”字不存在尖团字问题;
(3)尖团字的区分局限于声母原为j、q、x的字的范围内;
(4)尖字属方言字,可以说是上口字的一部分;
(5)不是所有j、q、x的字都可以改切为尖音字,而且可以改切成尖音字的,其同音字也不是都可改切成尖字的,例如“精(jing)”可改切成zin音,但同音字“京(jing)”却不可改切,即只能是团音。
(6)反切成尖音的字,不改变原有的四声字调。尖团字的“狭义说”比较“正统”,认同这种概念的占大多数,特别是前辈艺人,其所称的尖团字一般属“狭义说”范围,行内人士常说的尖团字一般也是这个概念。
京剧艺术家王瑶卿先生的“反尖为团不算错”的说法,意思是当演员对某一个字吃不准是否尖字时,可以作团字处理。这种“许可”只限于“狭义说”范围内,因为这个范围内的尖字本来就来自于团音字,在对个别字吃不准的情况下,念团音应当是可以允许的。但是,在“广义说”范围内,涉及声母为z和zh、c和ch、s和sh的字时,按原理既不能反团为尖,也不能反尖为团,否则就算出错。尖团字的记忆和区分关键还是要靠多实践、多听、多记、多研究、多请教。毕竟尖团字只占京剧用字的较小一部分,只要用心留意,基本掌握应当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