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功先从笨中来
2025年09月28日
六、巧功先从笨中来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在捷径的道路上得到的东西决不会惊人。当你在经验和诀窍的幻想中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古往今来,无数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那绝妙的技巧,都是从笨拙(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苦练中摸爬出来的;他们那精彩的表演——俊把式,都是从众学博采,不耻下问,冬夏不辍的苦心钻研中滚打出来的。京剧宗师杨小楼常说的“丑功夫,俊把式”“巧工先从笨中来”,就是他在艺术上得以建树的窍门。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位全才的演员,并不是靠高不可攀的“天才”和奥秘不传的诀窍,而是靠“丑”“笨”的苦练与拼搏。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要多听、多见、多研、多悟、多学、多练、多演。“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千练不如一串”。盖叫天就曾向评弹学习。他说:“评弹虽是说唱形式的曲艺,但包括弹、唱、说、表,内容丰富多彩。”他从前在上海以听书为乐,几致入迷。他认为评弹中的“表”就很能表现人物内心的感情,连潜台词都表达出来了。他在演《十字坡》时,解差说:“武二爷您大喜啦!”之后,他借鉴评弹“表”的手法加了个武松一愣和解差一捂嘴的表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此时此地的心理状态。“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确是如此。梅兰芳说过:“看戏不但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还可以锻炼眼睛、耳朵、思想,久而久之,就可以有辨别精美粗恶的能力,这是每个演员必须注意的事。”所以艺人们常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开了窍”。
总而言之,艺术家们灿烂辉煌的表演艺术成就,是从学如牛毛的博观厚积中约取薄发出来的。任何艺术成就的取得,都须付出艰苦的劳动。没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刻苦,就不会有迷人的二月杏花八月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