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砌末与装置
2025年09月28日
第四节 舞台上的砌末与装置
京剧的“景”虽然是虚拟的,但也有些道具和简单的景片相配合,叫做“砌末”。演出中的大小用具,包括简单的景物统属砌末。它起着对剧情、时间、地点、环境、气氛的暗示作用。戏剧舞台上的一切用物,不是照搬生活中的原状,而是要经过放大或缩小、夸张和美化的艺术加工,力求与服装、化妆统一和谐,与演员的虚拟表演密切配合,才有助于表现人物身份和性格。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装置手法多种多样。砌末包罗万象,大体有如下几类:扇子、文房四宝、灯笼、烛台、茶杯、酒杯等生活用具;车旗、船桨、马鞭、轿子等交通工具;各种剑、斧、棍、刀、枪、棒等武器;帐幔、布城、旗帜、桌围、椅帔、仪仗等表现环境的装饰物。除常用砌末之外,还可根据剧目演出的需要临时添置,或由盔头师傅和演员利用原有物件拼凑而成。
建国以来,舞台的砌末道具不断革新和创造,按照剧情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和制作,既是道具也是工艺品。其中,有些接近实物,如船桨、马鞭、笔墨纸砚等。有些则是虚拟的,如用两根竹竿挑起一块方的蓝布,就是“城门”;在一块方形、白色旗上画上水纹,就是“水旗”,表示波浪;一块方形、黑色旗,就是“风旗”,表示大风;在方形、黄色的旗上画有车轮形状的两面旗,由一个演员双手各执一面,做推车的姿势,这就是“车旗”,代表车辆;演员手中舞动画有云状的景片,就是“云片”,代表云彩。有的装饰性很强。有些东西,既可作本身的实用,又可代替其他的东西来使用;有些东西只是实物实用,并不代替其他的东西。另外,也还有以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来运用的。这些道具表现手法虽然不同,用来却都很有条理,这是中国戏曲舞台上所独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