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京剧唱段

第一节 京剧唱段

要看懂京剧首先要适当地学唱一点京剧,亲身体验一下唱京剧的味道,在实践中提高欣赏水平。学唱京剧的好处在于可以达到自娱的目的,同时又能自然而然地增进对一些京剧知识的把握,从而提高对京剧演唱的欣赏能力,还能通过学唱京剧逐渐培养起热爱民族艺术的高雅情趣。那么,应如何学唱京剧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是要学得规范。即学唱京剧不能乱唱,而应跟着教唱的老师或京剧录音认真学习。现在录音机、电视机相当普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为我们学唱京剧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是要唱出京剧的韵味。有的唱歌曲的演员偶尔唱一段京剧,人们一下子就能发现他是唱歌的,没有唱出京剧味。其实这个演员的识谱能力、节奏感和音准等都很好,但就是味不对。所以学唱京剧还要注意学习京剧的韵味,也就是要注意学习京剧特有的读音方法、咬字方法和呼吸方法等。具体学唱时,主要还是要多听、多唱、多练,在实践中加深领会。过去有一句话:“曲唱千遍,其声自转。”就是说一段唱只要不断地按照演唱规范反复练唱,唱得多了,自然就会唱出应有的韵味来了。

三是要从少而精开始。也就是要先学好一段唱或先学好某一出戏的几个唱段来打基础,学时要按规矩学,要力争学得扎实一些,然后再由少到多,逐渐掌握更多的唱段。过去有的戏迷朋友会得很多,但没有一段能上胡琴正式演唱,如果演唱就会荒腔、走板、不搭调,这就是由于单纯从兴趣出发,没有认真下功夫的结果,违反了学唱京剧要从少而精开始的原则。看来学唱京剧虽然只是一种业余文化娱乐活动,但学唱时如不下一番功夫则学不好。

四是要注意嗓音的保护和锻炼。嗓音是演唱京剧的资本。如果没有必备的嗓音条件,即使会唱也不行。有的人让他用小声唱京剧,不但唱得完全合乎规范,而且韵味十足,但就是不能随着胡琴大声地正式演唱,一大声唱就一点韵味也唱不出来。这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嗓音条件和不会用气造成的。所以要学唱京剧,就要注意练嗓,最好能够坚持喊嗓和用胡琴吊嗓,以使嗓音逐渐适应京剧演唱的需要。总之,唱京剧的嗓音是一种艺术嗓音,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声音是不同的,因而即使嗓音天赋条件好的人,要想演唱京剧也需经过认真演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