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服饰的创新与发展

三、京剧服饰的创新与发展

京剧的服饰在保持其基本风格的前提下,其色彩、形制、图案一直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传统戏衣的发展与“私房行头”的设立有关。一些主要演员为了使自己的“扮相”更新、更美、更符合自身表演的需要,首先在自己的“私房行头”上创造出各种花样。如谭鑫培根据自己的体态和脸型,把黄忠由戴帅盔改为戴扎巾;王瑶卿为樊梨花设计了女夫子盔、萧桂英的扮相改为戴小草帽圈和穿蓝布茶衣;杨小楼也将《夜奔》中的林冲的服饰改为戴倒缨盔和穿青绒面料的箭衣。这些改革,不单是追求舞台上的华美效果,也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因此是非常可取的。

辛亥革命以后出现了所谓“改良戏衣”。“改良戏衣”总的倾向是新颖、轻便、色彩淡雅、图案简洁,如“改良裤”“改良靠”“改良宫衣”等,同时使人物扮相增添了几分历史时代感,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改良戏衣”与“古装戏衣”的出现几乎是同时的,梅兰芳及京、沪的著名演员等都有所创新。旦角的古装戏衣在用料、用色和花纹装饰上,都比传统戏衣更显轻盈、淡雅、潇洒之美。但梅兰芳认为:“两者可以并存”,但不能全拿色代替传统的扮相,这样有利于舞台艺术的多样化。今天的古装戏衣的创新、发展,更有较明显的历史时代感和生活气息。

为适应京剧表演以虚拟的手法表现生活的艺术风格,要求写实的时装戏的时装和现代戏的生活装扮的服装,在用料、款式、尺寸上都应是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工、提炼和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