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抓住“神气”第一
第三节 重点抓住“神气”第一
看戏主要是看演员对角色形象表演得好不好。譬如演曹操演得好的就被称为“活曹操”,这是对演员最高的评价。演员的容貌、嗓音、体形这些天赋条件好不好,以及唱念和形体的功夫怎么样,当然都是观众欣赏中要注意的方面,但更主要的是要注意欣赏演员表演中的神气。这是因为神气好不好和是否精确才是决定能否把角色演活的关键。神气,主要是指对角色内在的性格、心态、气质等精神方面的特征的表现。如演《正气歌》一剧的文天祥这个特定人物时,因他是视死如归的忠臣和有很高才学的文人,所以扮演文天祥的演员就要努力传达出这个人物应有的忠烈气与书卷气,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演员的嗓子和功夫很好,但还是不能算是演出成功,因为神气没有演出来就会使角色形象显得没有光彩。演员的嗓音好不好、扮相怎么样、功夫硬不硬,这些都比较容易判断,而如果要问表演的神气怎么样,就不是一下子能回答的了。这是因为对于神气演得好还是差的问题,需要品,需要思考,需要进行比较鉴别,需要联系实际生活做出判断,需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真思索的功夫,所以是比较难的。如《审头刺汤》中的汤勤是个坏人,同时又是个文人,所以既要刻画他的卑劣,又要显示他的文人气质。有些名演员演汤勤时,也只能演出他的卑劣,却演不出他的文人气。对于这类问题只有眼光深邃而敏锐的观众才能看得准看得清。所以对演员表演中的神气进行赏鉴,实际上也是对观众自身欣赏水平的考验。观众越是需要经过一番思考,才能得出神气演得好不好的结论,于是观众也就越能从中得到一种深入到戏的内容和深处去了的乐趣。那么,观众在看京剧时,到底应该怎么欣赏表演的神气呢?首先,观众应从自己的实际审美感受中,寻求表演中真正达到传神水平的闪光点。俗话说,唱戏的是“疯子”,听戏的是“傻子”。这就是说演员入戏越深,表演越是传神,那么观众受到感染的程度也越深。所以要把握演员表演中神气最好的地方,就要从观众自己最受感染的地方来寻找。譬如看《霸王别姬》这出戏,演到虞姬舞剑一节时,有的演员只是卖弄腰腿功夫,以漂亮的舞姿取悦观众,这种演法当然不能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也有的优秀演员不仅演技精湛,而且感情投入,能演出一派喜中含悲的味道来,这样演当然就会使观众受到感染,使观众看到虞姬与霸王项羽即将诀别之际佯喜实悲的心理状态。因此,从观众的角度看,要看饰虞姬的演员演得有没有神气,则从自己是不是受到了感染来加以判断也就很自然了。其次,也要通过冷静的分析,来具体判断表演是否真正做到了传神。传神的表演往往能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但使观众产生共鸣的表演,是否都真正做到了传神,则不一定。如有的演员演《闹天宫》的孙悟空,片面渲染孙悟空的滑稽可笑,有时也能使观众受到感染,禁不住被逗得捧腹大笑,但如加以冷静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表演原来并不准确,并没有把孙悟空作为神猴的气魄和无所畏惧的神气真正传达出来,因而我们看戏时要深入领会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