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京剧调门

五、京剧调门

我国古代乐器的定调以箫或笛为准。通用的笛分为七调。即上字调,相当于今之降B调;小工调,相当于今之D调;凡字调,俗称趴字调,相当于今之降E调;六字调,相当于今之F调;正工调,又称五字调,相当于今之G调;尺字调,相当于今之C调;乙字调,相当于今之A调。

所谓上、尺、工、凡、六、五(正)、乙,这七个调门是以我国传统戏曲记录曲调的文字谱,即工尺谱中的七个音符来命名的。按现行简谱来对照,相当于阿拉伯数字为音符的1、2、3、4、5、6、7七个音符。因曲笛中各音调的定调都是以小工调为基础,要看各调中的“工”音(即3)相当于小工调中的什么音,就定为什么调名。例如正工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中的“五”音,所以称五字调,又称正工调;凡字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凡”音,所以称为凡字调;乙字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乙”音,所以称为乙字调,以此类推,遂形成上、尺、工、凡、六、五、乙这七个音调。现在都以A B C D E F G这七个英文字母取而代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