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要小心
太尉周亚夫的儿子是个大孝子。
他的尽孝,不仅表现在老爸活着的时候,而且对百年后的周亚夫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周公子通过特殊管道,从专为皇室服务的工官处,耗巨资购买了五百件铠甲盾牌,准备给老爸百年后殉葬之用。
老爸一辈子戎马倥偬,杀敌无数,到了另一个世界,会不会有冤魂寻上门来?嗯,还是有备无患的好。这五百件铠甲盾牌,可构筑起里外三层的特级护卫,刀枪不入,苍蝇也飞不过去,从此无忧矣。
皇室特供,却流入社会,虽贵为太尉,也当判以“僭越”之罪。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啊。周公子没想到自己的一片孝心,竟让老爸周亚夫陷入万劫不复,可惜了一世英名。
五百件铠甲盾牌分量不轻,凭一己之力难以搬回家里。周公子没办法,临时从街上找了几个农民工帮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农民工终于把这五百件铠甲盾牌搬回周府并一一置放妥帖。
已是一身汗的农民工,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他们还等着周亚夫的儿子派发工钱呢。没想到,周公子竟然是个混蛋,想打马虎眼,不肯支付薪水。几位农民工苦苦哀求,好话歹话说尽,周公子充耳不闻,还叫家丁将他们赶了出去。
几位农民工咽不下这口气,不给是吧?好,向朝廷告你去!告周公子什么罪呢?那可大了去了,就告你私自购买皇室专用物品!上面说过,这些铠甲盾牌是皇家专制专用,除此之外,若私人敢买敢用,说明什么?轻者是僭用,重者则是谋反。虽然举告的是周公子,肯定免不了牵连到周亚夫。汉景帝阅罢几位农民工的检举信后,心里非常不舒服。什么玩意儿,还讲不讲规矩?!他马上下令把周亚夫移送司法部门进行审理。司法部门的官员按照文书上写的情节,对周亚夫一一进行审问。面对审査,周亚夫却来了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审问记录自然是一片空白,汉景帝很是恼怒,指着鼻子对周亚夫骂道:“其实我不要你的供词,也可以把你杀掉!”
话虽这样说,法律程序还是要走的。于是,汉景帝下诏把周亚夫交给廷尉审判。廷尉执行圣意不过夜,马上对周亚夫进行提审:“你为什么要造反?”周亚夫答道:“我买的东西都是殉葬用的,怎能说是要造反呢?”周亚夫终于开腔了!审案的官员备受鼓舞,但又无力反驳周亚夫,左支右绌间竟有些口不择言,留下一句“流芳百世”的审问词:“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什么意思呢?说你周亚夫即使不想在地上造反,也是准备在地下造反!
有这样的歪理,也为了表达对汉景帝的忠心,审案官员接下来对周亚夫的审讯越来越严酷。周亚夫的血肉之躯难以忍受,他决定绝食。五日之后,吐血而死。
被移交给廷尉之前,见惯风浪的周亚夫,料到此番必是凶多吉少,本想自我了断,以免受辱,但被夫人劝阻住了。夫人对他说:如果自绝于朝廷,就是畏罪自杀,蒙垢于身再难洗刷。周亚夫想想也有道理,只好苟延残喘。
周亚夫乃将门之后,是西汉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将门无犬子。周亚夫遗传了父亲的基因,“七国之乱”发生后,他统帅汉军,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叛军,居功甚伟。不过,在皇上眼里,功劳越大,能力越强,也就意味着危险越大,越让皇上睡不着。你让我睡不着,我就让你永远睡觉去。
周亚夫落得这般结局,早有先兆。有一次,汉景帝在宫中召见周亚夫。赏赐食物时,只在他面前放一块没有切好的熟肉,也没备双筷子。周亚夫见状,自是不太高兴,面露不悦之色,要主管宴席的官员补一双筷子。周亚夫的不满,汉景帝看在眼里。他阴阳怪气地问周亚夫道:“这样没满足到你的要求吧?”一听这话,周亚夫赶忙摘帽谢罪。此时汉景帝面无表情,冷冷地说道:“起来吧!”周亚夫赶紧起来并快步退了出去。目送着周亚夫的背影,汉景帝若有所思地说:“这位愤愤不平的人,不是年幼君主的臣子啊!”
可能从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名将周亚夫未来悲催的命运。谁叫你功高盖主、让人主寝食难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