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决定高度

格局决定高度

楚汉相争,最终败的为什么是西楚霸王项羽?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与研究,史家给出的答案可谓汗牛充栋。其实也没那么复杂,老辣的司马光以近乎白描的寥寥数语,不露声色地给出了答案。

刘邦拔得头筹,先入关中。这年的11月,他将各县的父老全部召来,对他们说:“父老遭受秦朝严刑苛法的苦太久了,现将这些恶法统统废除。”他还与百姓当面“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对秦朝故吏,刘邦是“案堵如故”,这一招等于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这当然不够,刘邦又派遣秦朝故吏赴县乡镇宣讲新政。关中的老百姓自是欢喜异常,“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百姓们牵牛赶羊,还带上美酒佳肴前来劳军。面对百姓的深情厚谊,刘邦婉言谢绝,并对父老乡亲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 我军粮多得是,不劳大家破费了!

战争除了双方意志的比拼外,就是比拼粮草的消耗。与项羽已近四年的苦战,军粮多得是?刘邦你就吹吧。不过,这显然是好心式的吹牛,本意是不想再麻烦早已食不果腹的百姓了。刘邦真是高明啊。他这一番表态,大举俘获了民心。“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老百姓现在担心的是,刘邦一去霸上而不回,不在关中称王。

让我们转头看看项羽这位老兄,他在哪儿?又干了些什么呢?

鸿门宴后的几天,项羽率兵西进,洗劫屠戮咸阳城,挥刀将业已投降的秦王子婴杀害。杀降者不祥。当初,刘邦可不这样做,“子婴系颈以组”,子婴放下武器前来投降刘邦时,诸将或言诛 之,但刘邦没有接受,反而对子婴厚待有加。

不仅如此,项羽还有更大的破坏动作,“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美轮美奂的阿房宫被付之一炬,熊熊大火,连烧三个月而不灭啊。对于宫中的财宝和美女佳人,项羽悉数收为己用。然后,打一 个响亮的饱嗝,立即掉头,策马东归。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地的百姓群众,对项羽这种大手笔式的败家子行为,大失所望,继而千夫所指。

两相比较,泾渭分明,也高低立判。在楚汉相争的天平里,民心的砝码,毫无悬念地往刘邦一边倾斜。

道理很简单。项羽从起事始,出身贵族的他,就自恃匹夫之勇,能作万人敌,根本看不上民众的力量。而刘邦恰恰相反,从基层摸爬滚打成为“汉王”的他,心里清楚百姓最渴望的是什么。

不过,刘邦也不是什么先知先觉,也曾小富即安。

公元206年,刘邦率兵西进,兵临咸阳城下,经一番浴血奋战,终将咸阳攻下。通衢大道、巍峨宫殿、林立商铺……在帝都的耳闻目睹,让刘邦这个乡下孩子的眼睛,仿佛一下子被亮瞎了。

好不容易睁开眼睛的刘邦,回过神来后的第一个反应,便是三步并作两步闯入皇宫。众将领则争先恐后奔往府库,抢夺、瓜分金帛财物。这个时候,在财富面前,只恨爹妈少生了双手和脚,不够使啊!

流连皇宫,打量着眼前梦寐以求的富丽堂皇和金碧辉煌,刘邦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般,有点手足无措,步子有点迈不开,变得有些踉踉跄跄。左脚、右脚,该哪只先迈呢?刘邦懵了!不奇怪啊,宫室、帷帐、名种狗马、贵重宝器和宫女数以千计,这一切就摆在眼前,并且皆唾手可得。

梦耶?幻耶?

眼光流连着这一切,刘邦多少次反复问自己。难以相信,直到将自己的大腿掐得发紫,刘邦才再次确认并回到现实:这一切竟然都是真的!

是啊,当初裤腰带上别着脑袋造反,面对强大的大秦政权,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义无反顾?期间又经历多少刀光剑影,九死一生?是不是该歇歇了?刘邦这样问着自己,眼光一边游离到那些垂手站立的宫女身上,然后便在这些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的风姿绰约上凝固了。

刘邦就近坐了下来,屁股间感觉到是如此的舒软。他把佩剑往地上一扔:老子不走了,今晚就在宫里住下了!

真没出息!看到刘邦这盘算,侍立一旁的樊哙急了。他规劝道:“这些奢侈华丽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灭的东西,您要它们有什么用?恳望主公尽快返回霸上,不要在此滞留!”

刘邦斜乜了樊哙一眼,没搭理他。起身,走到一旁,用手把玩着各种流光溢彩的宝器,目光则一刻也没从宫女身上离开。

口水都流到地上了,刘邦的猥琐样让樊哙“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然后仰头大声直吼:“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 你要的是天下,还是只满足于做一个土豪?!

仿佛是宫门之外爆出一记响雷,将踌躇不已的刘邦猛地唤醒。他突然转身,疾步走到樊哙面前,良久直直逼视着。然后,叹了一口气,俯身拾起佩剑,大步流星走出宫外,飞身上马,扬鞭而去……

人都有物质欲,不同之处在于,你能否抵御诱惑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刘邦在樊哙的棒喝之后,选择的是未来,是整个天下。

在同样的时刻和场景,萧何的选择也让人难忘。就在众将士忙于抢劫财宝时,唯独他老兄视财宝如无物,率先急速入宫取走秦朝丞相府的地理图册、文书、户籍等档案资料。这种与众不同,体现了萧何作为谋士的卓越远见。

自称“西楚霸王”的项羽鼠目寸光,其见识远不如刘邦,何况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