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谏,须把住领导的脉门
秦王嬴政的肺都气炸了。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老娘还有一个情人!文信侯吕不韦你也忒不厚道了,便宜占尽,竟想先来个“金蝉脱売”,然后再来个“李代桃僵”!
当年嬴政即王位时,只有13岁,年少无知,国事大都交由熟谙商道的吕不韦裁决。吕不韦为什么能拥有这种近似“顾命大臣”的地位和权力呢?因为他和嬴政的母亲、太后赵姬有一腿。关于吕不韦与赵姬的关系,话题说来会很长。简单地说吧,赵姬原本就是吕不韦的小妾,在怀上嬴政后,吕不韦把赵姬献给了嬴政的老爸。这种套路是商人吕不韦用商业手段投机于政治,试图用最小的成本追逐最大的利益的明证。这段历史司马光先生在《资治通鉴》没写,咱们也就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暂且不去猎奇,一把跳过去罢了。
嬴政一天天长大,让吕不韦的恐惧与日俱增:秦王如果知道我老吕和他母亲的关系,脑袋还不被削下呀?虽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样的丑事拿得上台面吗?父子岂能相认?
吕不韦不愧是商人,脑瓜子就是好使,为躲过这场即将飞来的横祸,他将自己的舍人嫪毐假充宦官,进献给太后。给自己老情人赵姬拉皮条,让嫪毐顶替自己,实际上是风险转移。
什么人?亏老吕想得出!
赵太后倒很受用,因为嫪毐很Man,太后在欲生欲死中很快便被他彻底征服,并从此对这一假宦官宠幸有加,两人卿卿我我,须臾不可分。孽缘继续发展,在以后的日子里,太后和嫪毐还先后生了两个儿子。有了两个儿子,嫪毐的身价水涨船高,恃子而骄,伸手干涉国家大事的裁决。在太后的关照下,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太原成了他的封国。
“客求为毐舍人者甚众。”凭借男色,嫪毐一时成为秦国权力新贵,许多名利之徒日夜奔走于其门下,以求封官晋爵。得宠便猖狂。嫪毐一时忘乎所以,真以为自己是秦王嬴政的继父后爹了。嫪毐除了干政贪财之外,还目中无人,与嬴政身边的人也屡屡发生争执冲突。那不是自作孽吗?没有不透风的墙,嬴政身边也有胆肥的,找了个机会把嫪毐假冒宦官的事,拐着弯儿递了上去。
嬴政一听,懵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羞怒交加的嬴政当即下令将嫪毐移交司法部门处置。嫪毐知道大祸临头,但不甘束手就擒。他盗用御玺,假托秦王之命调集兵马,企图攻占嬴政居住的蕲年宫。秦王早有准备,马上派遣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讨伐。双方在咸阳展开对决。嫪毐大败,在逃亡时被抓获。
嫪毐死得很惨,被处以车裂之刑,夷三族。党羽也被处以车裂之刑,宗族一并夷灭。另有四千名追随者及其家人则被一同流放到边鄙之地。
如此的霹雳手段,并没有完全洗刷嬴政的仇恨与羞辱。他将太后囚禁于雍城的 阳宫,与她断绝母子关系,杀了她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准确地说,应是他同母异父的两个弟弟。杀掉嫪毐及其两个儿子,朝野上下的舆论倒没过多反弹,但将生母囚禁,违背人伦,则很多人难以接受。秦王嬴政也料到这一着,下令“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断其四支(肢),积于阙下!”敢为太后说情者,格杀勿论。
不怕死的还是大有人在。短时间内,就先后有27位朝臣前赴后继,冒死向秦王劝谏,要求宽宥生母赵太后。嬴政铁脸拒绝,他也绝不食言,将胆敢进谏者一一处斩。
舆论似乎暂时得到了平息。
有一天,一个叫茅焦的齐国宾客通名求见。秦王冷冷一笑,着人传话茅焦:“难道没看见堆积在宫阙下的尸体吗?”茅焦答道:“我听说天上有28个星宿,现死了27个,茅某是来凑齐数的。”
好大的胆子!听到回话,秦王又发出一阵冷笑说,好吧,传他进来。同时给我架起大锅来,烹杀了他!
秦王手持宝剑坐在宫门口,脸色阴沉。茅焦缓缓走上前来,伏地一拜再拜后起身,然后说道:“臣闻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讳死者不可以得生,讳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闻也,陛下欲闻之乎?”秦王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怒喝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少啰唆!
豁出去了!茅焦正色道:“您有狂妄悖理的行为,车裂假父嫪毐,把两个弟弟装在囊袋中打死,囚禁母亲,残杀为此进谏的臣子,即使是夏桀、商纣王也不至于如此暴虐!如今天下人听说后,秦国就没向心力了,谁还愿来投奔依附您呢?我在为陛下焦虑啊!”
说完,茅焦解开上衣,伏在刑具上。意思是告诉嬴政说,我的话说完了,您可以动手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咀嚼茅焦的一席话,秦王似有所悟,赶忙下了台阶,双手扶起茅焦,说:“先生起就衣,今愿受事!”穿上衣服吧,愿接受你的劝告,还要授予你上卿的爵位。稍作安顿,秦王嬴政亲自驾车,空出左边的尊位,前往雍城迎接太后返回咸阳,从此母子关系和好如初。
进谏同一件事,27个人先后掉了脑袋,惟茅焦名利兼收。茅焦的聪明在于把住了嬴政的命门:群雄并起,逐鹿天下。在这个节骨眼上,若“尽瓦解,无向秦者”,没人愿意追随你,嬴政你还有什么胜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