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的“皇帝梦”
关于造反的种种理由,张韶与苏玄明的联袂也很是奇葩。
张韶是谁?唐敬宗时宫廷染坊局的一名供役人,具体来说,就是在皇家染布做衣裳的地方跑腿,小人物一个。某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张韶和术士苏玄明在街头碰了个正着,随即找了个小酒馆。一番酒酣耳热之后,苏玄明故作神秘地对张韶说,昨晚为你占了吉凶,你将来当“进宫升殿而坐,与我共食”,说是两人坐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一块吃饭喝酒。
这话说得很含蓄,换句通俗的话来说,你张韶有天子之命,我将辅佐你一匡天下,共享人间的荣华富贵。
张韶一听,愣住了!酒醒了一半。他“嘘”一声,非常严肃地对苏玄明说,千万别乱开玩笑啊,这可是掉脑売、株连九族的买卖。我是谁啊?一个小跑腿!
哎,英雄莫问出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苏玄明舌灿莲花,我们有机会啊,你看皇上昼夜踢毬游猎,大多数时间不在宫中,这不是可以趁机成大事么?!
如此这般,苏玄明对着他又是一阵耳语。是喔,我怎么没想到?!张韶猛一拍自己的后脑勺说。接着,他打了一个很响的饱嗝,喷出一股浓烈的酒气。
犹未晚也。张韶和苏玄明决定联手大干一场,于是他们暗地里交结染坊工匠中的一百多个无赖,组建成一支造反的基本力量。过了一段时间,两人自觉时机已到,便把兵器暗暗地藏在紫草中,装在运送染布的车上,命人趁夜幕降临时偷偷地运进云台门,准备对宫里来个“一锅端”。
自以为天衣无缝,可惜在经过城门时出了状况。当时的官方也在治理超载,守门人怀疑他们的车辆载物超重,遂上前盘査。因为心中有鬼,张韶不免慌乱,担心事情败露,他只好一不做二不休了提前动手,拔刀将盘査者一把杀死,然后和同党换下外衣,手握兵器,呼着口号大喊着朝宫里杀去……
果然,此时的唐敬宗正在清思殿踢毬呢。宦官们发现有人向宫中冲来,大吃一惊,赶紧奔去关闭宫门,然后再跑去向唐敬宗报告。但是晚了,张韶及同伙捷足先登,已攻破宫门冲了进来。唐敬宗吓懵了!稍稍醒过神来后,第一个念头是到右神策军营中避难。警卫人员说不行,太远!如何是好啊?唐敬宗没了主意,还是一旁的小太监机灵,低低地说了声:还是左神策军近些,暂时到那儿躲躲吧!
唐敬宗叹一声,只好如此。
张韶没费什么工夫便登上了清思殿。坐在唐敬宗的御榻上,张韶恍如梦中,想起苏玄明的“与我共食”,便迫不及待地催人炒了几碟小菜,又迫不及待地和苏玄明觥筹交错,大快朵颐起来。“进宫升殿而坐”,梦想成真啊,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想到这,张韶感激地向苏玄明竖起了大拇指。
一看到张韶这份洋洋得意,轮到苏玄明吃惊了。他说:“难道你所企求的就是这些吗?”是啊,你张韶也太没志气了,这不是小富即安吗?再傻,张韶也能听出弦外之音,赶紧把酒杯一扔,起身抄起武器,再次朝后宫冲去。但是迟了,这时唐敬宗的御林军已经杀到。惊慌失措的张韶只好躲藏在禁苑中,转眼间又被一把拿下。他的谋士苏玄明及其他同伙或死或俘,全都成了阶下囚,然后又再次在刑场上“共食”,然后便没有了然后。
历史上,像张韶这样幻想做皇帝的无名之辈多如恒河沙数。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无论是张韶还是苏玄明,他们有这样的志气似乎都没有错,刘邦、朱元璋者不也成功了吗?当初,苏玄明选择张韶,无非是看中了他的工作便利,只是苏玄明道行不够,所托非人。临死之前,不知他有没有后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