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好歹”的何泽

“不识好歹”的何泽

南北朝时,后唐皇帝李存勖和历史上的许多帝王一样,喜欢打猎。他常常不顾政务繁忙,出宫跑到近郊驰骋一番。

近郊有山林,有湖泊,有田野,加上空气清新,是打猎的好去处。想象一下,在这天高地阔的背景下,李存勖纵马驰骋、弯弓射雕,好一番风景,好一番英雄气概啊!

当然,皇帝李存勖也不可能一个人去狩猎,在他的身后,跟着一拨浩浩荡荡的近臣,一同陪着皇上找乐子。到了郊外,这帮近臣为了抓到头彩,捉住猎物,好在主子面前显摆、立功,总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阵风驰电掣过后,遭殃的是脚下老百姓的庄稼!百姓们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被铁蹄糟蹋得东歪西倒、毫无生气。

皇帝和他的随从固然是痛快无比,但对百姓而言,却无疑是一场劫难。

老百姓能说什么吗?又敢说什么呢?当然是噤若寒蝉,敢怒而不敢言。更严重的是,庄稼糟蹋了也就罢了,但到秋收后还得缴皇粮,且颗粒不能少。肚子都填不饱,拿什么缴租?!老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道,洛阳令何泽实在看不下去了,心想必须有个辙,阻止皇上的疯狂。

说来也巧,数日后,宫中传出消息,皇帝李存勖手脚又痒痒了,准备出宫打猎。天赐良机,何泽想抓个现行,实施面谏。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决定在皇帝打猎必经的路旁,找一处灌木丛,悄悄地躲到里面,敛声静气,一心等待皇帝李存勖的到来。

来了,近了。透过灌木丛的缝隙,何泽看到李存勖率一众人马呼啸而来。当御驾近了躲避处,何泽瞅准时机,一个箭步跳将出来,一把拉住皇上的马缰。何泽的这般玩命之举,着实将李存勖吓了一跳。“有刺客!”一阵慌乱之后,侍卫们的刀剑齐刷刷地架到何泽的脖子上。惊魂未定的李存勖认出是洛阳令何泽,黑下脸来厉声责问拦马所为何事。

这安保工作是什么水平,真是漏洞百出!幸亏何泽不是刺客,只是说客。

面对大内高手的刀光闪闪,何泽倒也淡定。行过君臣之礼后,他进谏道:“陛下赋敛既急,今稼穑将成,复蹂践之,使吏何以为理,民何以为生!臣愿先赐死。”皇上李存勖一听,脸色瞬间臊得通红,但天子的威严要紧,遂佯装没有听见,俯下身子问一旁的侍卫:“这个不识好歹的人在说什么呢?”侍卫只好如实将洛阳令的回答再奏报一次:“还没到秋收季节,陛下您都要我们地方官抓紧征集农民的各种赋税。现在老百姓的庄稼就要收割了,却被您的马蹄践踏得不成样子!这让我们这些当官的怎样跟百姓说?百姓又怎样生活?如果皇上还要继续打猎,那就先赐死我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老子打猎关你屁事?!皇上李存勖正待发作,但一转眼看见何泽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心头间突然涌动着热乎乎的东西,好像又想起了什么:毕竟还是为了我李家天下啊!于是下得马来,和颜悦色地对何泽说,好吧,听你的,我就不玩了,现在就回宫去!言毕,李存勖掉头而去,一群人也是赶紧尾随而去,只剩下何泽一个人孤零零地、笔直地站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历朝历代,许多臣子、特别是身边的近臣,绞尽脑汁捣鼓着法子,为皇上寻找娱乐项目,进而讨得皇上的欢心。这些人表面上是为一博龙颜大悦,实则是替自己渔利,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加官晋爵。相比之下,何泽还真不容易,不但不主动为老板设计、安排点娱乐项目,还不顾小命对皇上的这点爱好横加阻拦,挺身而出为民请命,难得啊!当然,这皇帝李存勖也还算不错,能从谏如流,要是换了他人,早让何泽脑袋搬家了。

哦,忘了作个交代,何泽是广州人。或许,长期远离皇权中心,古代岭南为官者,大都有点“执拗”劲,天不怕地不怕。比如,我们熟知的明朝的海瑞,和何泽一样,也是这副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