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的特征与重要性

一、网络安全的特征与重要性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一)网络安全的特征

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1.完整性

完整性指信息在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保持非修改、非破坏和非丢失,即保持信息原样性,使信息能正确生成、存储、传输,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征。

2.保密性

保密性指信息按规定要求不泄漏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

3.可用性

可用性指网络信息可被授权实体正确访问,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即在系统运行时能正确存取所需信息,当系统遭受攻击或破坏时,能迅速恢复并投入使用。

4.可审查性

可审查性指通信双方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本身以及参与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本人的真实身份。

5.可控性

可控性指对流通在网络系统中的信息能够实现有效控制,即网络系统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可控。除了采用常规的传播站点和传播内容监控的形式外,最典型的有密码的托管政策,当加密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时,必须严格按规定可控执行。

(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系统安全与系统开放是一对矛盾体。如果某个系统不与外界进行任何的连接,既不能提供任何服务,也不能浏览下载任何信息,甚至不能用任何软件和移动存储设备,一般来说,它是不会受到网络信息安全威胁的。但是,严格地说,世界上没有完全安全的网络操作系统,不同的用户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安全等级和平时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的角度说,他们希望对自己的网络系统的访问、读写等操作进行保护和控制,避免受到病毒的攻击或出现非法存取、非法占用等非法控制和威胁。

由于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社会作为整体,变得越来越依赖于各种数字管理系统,网络的安全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先决条件。网络已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而且是社会控制系统的中枢。网络数据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生产力要素之一,而且由于网络几乎连接一切,所以网络也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文化安全。不仅国防设施要靠网络指挥,电话网、油气管道、电力网、交通管制系统、国家资金转移系统和卫生保健系统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也都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于是,互联网与国家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流可能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美国学者已经针对这一安全漏洞提出了“战略信息战争”的概念,将其列为与核战争和生化武器战争并列的、对国家安全最具威胁的三大挑战之一,称其为“不用枪弹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