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 结果分析
对冻融循环-磨耗复合试验之后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动弹模量测试,并转化成相对动弹模量,测试结果见图6-29a。对冻融循环-磨耗复合试验之后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剥落质量测试,并转化成质量损失率,测试结果见图6-29b。
选取强化材料为标准用量的试件的单一冻融循环试验数据作为对比,为了与冻融循环-磨耗复合试验对比,设对比数据中冻融循环10次为一个累计循环,试件的相对动弹模量及质量损失率见图6-24。
将冻融循环-磨耗复合试验,以及单一冻融试验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相对动弹模量Pn及质量损失率Wn随试验循环累计次数的变化趋势见图6-29。
图6-29 冻融循环-磨耗复合试验相对动弹模量及质量损失率变化
从图6-29中可以看出:在冻融循环-磨耗复合试验中,素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模量降低幅度最大,质量损失率也最高;同比,喷涂了强化材料的混凝土试件,在冻磨交替复合作用下,相对动弹模量及质量损失率这两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在多因素复合作用下,强化材料对混凝土试件的抗冻磨复合作用的耐久性有提升作用。
由图6-29,对比各类强化材料组的曲线变化可知,在冻磨复合作用中,硅烷组的相对动弹模量下降幅度最小,为36.67%,且质量损失率最小,为2.84%;其次是聚脲组,相对动弹模量下降42.76%,前期质量损失小,后期发展变快,质量损失率为3.48%;环氧树脂组在强化材料中的耐久性改善作用最弱,相对动弹模量在第7次试验循环中低于60%,停止测试,质量损失率达3.48%;AH材料质量损失率与环氧树脂组相仿,为3.63%,但相对动弹模量较环氧树脂组及素混凝土有明显提高,具有一定的抗冻性。
对比单一冻融试验曲线变化趋势(见图6-24)可以发现,冻融循环-磨耗复合作用对混凝土强化表层的耐久性性能影响显著,各类强化材料在冻磨复合作用下,与单一冻融试验相比,相对动弹模量降幅及质量损失率均有明显增加。其中相对动弹模量,硅烷组减少27.15%,AH材料组减少32.24%,聚脲组减少25.25%,环氧树脂组减少21.5%,素混凝土组减少12.86%;质量损失率为,硅烷组增加1.73%,AH材料组增加1.77%,聚脲组增加2.46%,环氧树脂组增加1.32%,素混凝土组增加1.39%。
综上说明冻融循环-磨耗复合作用对混凝土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在冻磨联合作用下,硅烷组耐久性最好,其次是聚脲组、AH材料组,环氧树脂组耐久性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