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 盐对水泥稳定砂砾石的作用
2025年09月20日
11.4.1 盐对水泥稳定砂砾石的作用
水泥的主要矿物组分为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C3A)溶解产生SiO42-、Ca2+、OH-,硫酸根离子与氢氧化钙作用,通过不可逆过程形成石膏,石膏又与C3A的水化产物C4A反应生成具有31个结晶水的钙矾石晶体,其反应式如下:
当Na2SO4含量小于阈值时,由于水泥土中孔隙较多,生成的钙矾石晶体填充于孔隙中,减小了水泥土的可压缩性从而提高了水泥土的强度;而且上述反应消耗了水泥土中一定量的水,也有利于增大水泥土的强度。当Na2SO4含量大于阈值时,大量的钙矾石晶体会引起水泥土的膨胀、开裂,降低了水泥土的强度。
大量Cl-与水泥中的Ca(OH)2、铝酸三钙反应,生成不溶性单氯铝酸钙(3CaO·Al2O3·CaCl2·10H2O)或三氯铝酸钙(3CaO·Al2O3·3CaCl2·32H2O)。由于氯离子消耗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大大加速了水泥中硅酸盐的溶解速度,同时生成不溶性多水氯铝酸复盐。但是,当氯离子浓度较高时,过量氯离子的侵入,继续反应并生成大量单氯铝酸钙(3CaO·Al2O3·CaCl2·10H2O)或三氯铝酸钙(3CaO·Al2O3·3CaCl2·32H2O),生成物含大量的结晶水,体积膨胀,使水泥土产生裂隙,因而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