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古今医方》简介
《便秘古今医方》这本书是由.甘爱萍主编创作的,《便秘古今医方》共有564章节
1
编委会
主 编 甘爱萍 副 主 编 陈宏慈 梅应兵 编 委 周 毅 黄 鹤 张 萌 郭晓靖 杨 明 唐熙婷 彭得倜 蒋 丽 王琼瑶...
2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从古至今祖国医学治疗便秘的医方50首,包括中医古医籍(汉代、唐代、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中记载的治疗便秘的医方29首、近现代中医名家以及国医大师治疗便...
3
前 言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随着饮...
4
目录
目 录 编委会 内容简介 前 言 第一章 汉代便秘医方 第一节 大陷胸汤(《伤寒论》) 【出处】 【原文】 【功效】 【适应证】 【药物组成】 【方解】 【使...
5
第一章 汉代便秘医方
...
6
第一节 大陷胸汤(《伤寒论》)
...
7
【出处】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第137条。...
8
【原文】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币。 ...
9
【功效】
泻热逐水通便。...
10
【适应证】
水热互结胸腹兼有阳明腑实之便秘。...
11
【药物组成】
大黄(去皮)10g,芒硝10g,甘遂1g。...
12
【方解】
方中甘遂善攻遂水饮,泻热破结,为君药。大黄、芒硝荡涤肠胃,泻结泄热,润燥软坚,为臣佐之用。综观全方,泻热与逐水并施,使水热之邪从大便而去,药简量大,为泻下之峻剂...
13
【使用说明】
1⋅本方治疗便秘时适用于水热互结结胸兼有阳明腑实者,临床表现为胸腹部胀满疼痛拒按、潮热烦躁、舌燥而渴、大便秘结、脉沉紧有力。 2⋅煎服方法: (1)先煎大黄,去...
14
【研究进展】
1⋅太阳病发汗,本为正治法,但应中病即止。若重发汗,已伤津液,复攻下,津液大伤,而致邪热内陷,水热互结形成大结胸证。因迭经误治津伤胃燥,故有五六日不大便、舌上燥...
15
【医案】
李某,女,15岁,大连人。发热头痛,周身不适,五六日后,突然发现上腹部疼痛,每到下午则发热更甚,乃至医院诊视,诊断为急性腹膜炎,留其住院。切其脉紧而有力,舌苔黄...
16
【处方】
大黄二钱(6g),芒硝二钱(6g),冬瓜子五钱(15g),生苡仁五钱(15g),甘遂末三分(0⋅9g)(另包)。令先煮大黄,汤成去滓,内入芒硝,火上一沸,再下甘...
17
【按语】
此证从不大便、谵语、潮热分析,应属阳明燥热成实的大承气汤证。然从腹部泛发性疼痛板硬拒按与舌苔虽黄厚但不燥分析,则又非大承气汤证。此证乃由外感失治,邪热内陷同水饮...
18
第二节 抵挡汤(《伤寒论》)
...
19
【出处】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第257条。...
20
【原文】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属抵挡汤。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足熬)...
21
【功效】
破血下瘀通便。...
22
【适应证】
下焦血瘀热结之便秘。...
23
【药物组成】
水蛭、虻虫各6g,桃仁5g,大黄9g。...
24
【方解】
本方集水、陆、空最善活血之药于一体,以善饮血之水蛭为君,而利于水;以善吮血之虻虫为臣,而利于陆,以攻逐膀胱蓄血,使出于前阴;以善破诸经淤血之桃仁为佐;以草木善行...
25
【使用说明】
1⋅本方用于治疗阳明腑实兼有瘀血的便秘,临床表现为消谷善饥,大便五六日不解,小便通畅,大便色黑,脉浮数者。 2⋅本方为攻逐瘀血峻剂,使用时应中病即止,年老体弱、...
26
【研究进展】
1⋅本方在临床应用剂型上以汤剂、颗粒冲剂或胶囊为主。 2⋅何文绍认为外伤后便秘的病机主要属于中医的瘀血范畴,他运用抵挡汤加甘草治疗腰部、腹部、下肢损伤及腹部手术...
27
【医案】
杨某,男,42岁,因车祸于1999年3月6日住院,经X线片诊断为L3~L4椎压缩性骨折。经骨伤科常规处理,外伤后4天未排便,伴腹痛、腹胀,患者要求服中药。检查:...
28
【处方】
水蛭,桃仁各10g,虻虫6g,大黄12g,甘草5g。依上法煎服。服药3小时后即排便,便质软,服第二次药后又排便1次,腹痛,腹胀消失,热退,体温36⋅7℃,思食,...
29
【按语】
外伤后因瘀血内阻,加之卧休,致气机不畅。症见腹部胀痛,无排便,腑气不行,瘀阻易化热,又可影响外伤的修复,故用抵挡汤攻下瘀热,加甘草缓和水蛭、虻虫、大黄峻烈之性。...
30
第三节 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