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时期便秘医方
2025年08月10日
第三章 宋金元时期便秘医方
对于便秘,宋金元这一时期不同的医家采用了不同的病名。如《太平圣惠方》所使用的病名有“大肠风热秘涩”、“虚劳大便难”、“脚气大小便秘涩”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杨士瀛、危亦林等则直称“秘涩”;陈言以“秘结”称之;张子和以“大便涩滞”名之;东垣则称“大便结燥”;严用和亦以“秘结”称之,同时使用了“风秘”、“湿秘”、“热秘”、“冷秘”、“气秘”等称谓;朱丹溪称其为“燥结”。值得一提的是,朱肱首次使用了“大便秘”的称谓。从朱氏著作来看,凡是仲景原文者,一仍其旧,凡为朱氏注文者,则多以“大便秘”名之。但朱氏未对便秘进行专门论述,而是作为伤寒的一个症状进行论述。因此,“大便秘”并未成为一个正式的病名。这一时期关于便秘的相关病名,明显不同于此前的单纯性描述,而是采用病因病机与症状描述相结合的方式。如严用和《济生方》所提出的“风秘”、“湿秘”、“热秘”、“冷秘”、“气秘”,其中的“风”、“湿”、“热”、“冷”、“气”即是病因病机。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书对便秘未设专篇,于卷六“治泻痢”中附论“秘涩”,共载七方。神功丸、麻仁丸、脾约麻仁丸、七圣丸、七宣丸、黄汤半硫丸;其他篇章:透冰丹、牛黄生犀丸、犀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