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按语】

李培教授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绵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德艺双馨,学验俱富,著述颇丰,声名远播,是当代川派中医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培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40余年,对呼吸、消化等多系统的疾病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脾胃疾病的疑难病症有独特的诊治经验,收效甚佳。

李培教授对便秘有独到见解,他指出随着生活结构的改变,暴饮暴食、肠道壅实导致便秘的情况已较少见,而精神因素导致的气滞型便秘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其发病虽与脾(胃)、肝、肺三脏有关,但致病之根在肝。肝主疏泄,为调畅气机之枢纽,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若肝郁气滞,气机紊乱,导致肠道功能失职,糟粕内停,魄门启动异常,从而引起便秘。故肝气郁结是导致气滞型便秘的直接因素。正如《病因脉治·大便秘结论》所说:“诸气拂郁,则气壅于大肠,而大便乃结。”同时肝与脾胃有着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生理上木土相克,木植于土中,土得木而通,相互依存,互相维系。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二者相互影响;脾胃的升降、运化功能需要肝木的疏泄,木气条达,则土气自舒,在气机上两者也相互影响。李老潜心研究总结,形成了气滞便秘经验方,临床应用多年,获得了满意疗效。综观全方,组方精妙,谨守病机,以调气为主,调中有润,以润促通。反映了老师治疗气滞型便秘不能一味强用其“通”,只能通过调畅气机、润肠通便的学术思想和调、润、通三大法则。正如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大便不通》所说:“气秘,由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其人多噫。……有气作痛,大便秘塞。用通剂而便愈不通,又有气秘,强通之虽通,复秘。或迫之使通,因而下血者,此当顺气。气顺则便自通,又当求温暖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