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1⋅清代医家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等对本方应用进行发展,如《温病条辨》在本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出新加黄龙汤、牛黄承气汤、导赤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增液承气汤五个承气汤。新加黄龙汤治热结里实兼气阴两虚者,药物组成为生地15g,生甘草6g,人参5g(另煎),生大黄9g,芒硝3g,玄参15g,麦冬15g,当归5g,海参2条,姜汁6匙;宣白承气汤治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者,药物组成为生石膏15g,生大黄9g,杏仁粉6g,瓜蒌皮4⋅5g;导赤承气汤治热结腑实兼心火亢盛下移小肠者,药物组成为赤芍9g,生地15g,生大黄9g,黄连6g,黄柏6g,芒硝3g;牛黄承气汤治热入心包兼热结腑实者,药物组成为安宫牛黄丸(牛黄、郁金、黄连、朱砂、山栀、雄黄、黄芩、水牛角、冰片、麝香、珍珠、金箔衣)2丸,大黄末9g;增液承气汤治热结腑实阴伤无水舟停者,药物组成为玄参30g,麦冬25g,生地25g,大黄9g,芒硝4⋅5g。

2⋅目前大承气汤临床主要使用汤剂,颗粒剂和冲剂的应用也较多。对于临床急腹症(禁用情况详见上文使用说明),西医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有些患者畏惧手术,要求非手术治疗,可将大承气汤制成颗粒剂,抓准时机,及时给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还有袋泡茶和膏剂等剂型的应用。

3⋅药理学研究:大承气汤具有促进肠管运动、增加胃动素的释放、促进胃液分泌等药理作用,这为本方泻热通腑的功效提供理论依据。本方可使正常小鼠炭末推进率、湿粪计数明显增加,炭末排出时间明显缩短,表明其有增强正常小鼠肠道动力的作用。采用放免方法和肠鸣音分析技术观察腹部术后胃肠激素改变和肠运动的关系及大承气汤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腹部术后肠道运动功能低下,肠管张力降低,运动不协调与胃动素水平降低有关。大承气汤可促进肠管运动,增强肠张力,且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胃动素的释放增加,生长抑素水平也升高,使消化道处于新的平衡,而有利消化功能的恢复。方中主药大黄含有蒽醌及其苷类、二苯乙烯类、多糖类、鞣质类等化学物质,主要通过蒽醌及其苷类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从而促进排便;芒硝所含硫酸钠中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黏膜吸收,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盐溶液,吸附大量水分,使肠道扩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从而发生排便效应。采用magnus实验装置,使用BL-410生物信号记录系统,描记兔离体胃底平滑肌张力活动曲线,实验表明大黄、厚朴、枳实等有促进胃运动、加速胃排空作用。

4⋅大承气汤在急腹症、胃石症、胃潴留、破伤风、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后肠胀气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