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2025年08月10日
【按语】
本例患者素体脾肾阳虚,内有寒积,医者见有便秘且有腹痛、腹胀之症,便认为肠腑不通,而用清热通腑之药清除体内积聚——“邪有出路”,故患者恍若痊愈。但由于治标不治本,停药后阴寒不去,肾阳亏虚不能温化,旋而复闭。更医再诊时,虽抓住内寒之病机,使患者病情有所缓解,但由于积聚无路可出,导致大便秘结终不能尽除。中医辨证为素体脾肾亏虚,复有寒实里积,此症非温不能去其寒,非下不能荡其积。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则,故方用大黄附子汤温阳散寒,泻结行滞,加桂枝、炙甘草辛甘化阳、益气通脉而补心脾,一助附子温阳,二助附子、细辛除寒散结,厚朴下气消积,助大黄荡涤肠胃,泻除积聚。程门雪曾说:“大黄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细辛之大热,则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故该方仅用苦寒的大黄3g,在大量温热药的佐制下,使其变苦寒为温下,又使邪有出路,是全方用药画龙点睛之笔。全方标本兼治,既有温脾肾阳虚之功,又有驱寒散结、消积通腑之用。故3剂使患者寒积散,大便行,宛若常人。再用健脾补肾治本之剂3个月,恢复脾肾功能,随访1年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