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随着户外运动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在我国兴起与发展,时间充裕和精力饱满的大学生越来越热衷于这项运动。它将旅游、休闲、竞技、探险融为一体,行进于大山中、丛林间、峡谷里。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将户外运动列为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户外运动已成为人们闲暇时间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体育运动健身也成为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元素之一。为了增进对大自然的了解、体验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生活乐趣,大学生纷纷走出校门,脱离狭小空间的束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人类的生活、生产实践是体育运动产生的基础与渊源,登山运动也是如此。世界上有高入云霄的喜马拉雅山,也有海拔只有几百米的小山。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人通过上山砍柴、打猎、伐木,以及采掘野果、野菜、药材和矿藏等活动,取得各种生活和生产资料。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时,人们上山去躲避洪水。人类社会出现部落、民族和国家后,人们常常上山去躲避入侵的敌人或依靠山势打击敌人。在商品社会出现后,人们又赶着马匹,翻山越岭与外族进行商业和文化的交流。整个人类的生活与山有着密切的关系,登山运动也因此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登山的传统习俗,如人们在重阳节登高来进行健身和旅游活动。许多文人墨客也非常热爱旅游登山,尽情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乐。为了登上峰顶,人们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1786年之前曾有人使用登山镐、绳索等专门器械,并掌握了雪崩、滚石、冰崩、高山缺氧等知识。当有关登山的技术和装备均达到一定水平后,登山运动逐渐从旅行活动中分离出来,从18世纪末期开始成为一项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

本书是河北大学体育教学课户外拓展训练的辅助性配套教材。随着近几年城市化的加快,城市人们对于户外自然的向往更加强烈,户外运动的参与人数在逐年增长,年龄段的跨度也很大,安全事故问题也逐年增长。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针对户外运动项目中普及性广泛的登山运动的安全方面编写了这本教材。本教材涵盖了登山安全与判断力的基本知识与应用,以期使这项运动的参与者可以在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登山运动更好地去锻炼自己的身体。

本书由河北大学体验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斌彬老师担任主编,李纲、王晶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王冬(河北大学)、李晓雷(河北金融学院)、王伟(中国海洋大学)、吴凤伟(天津大学)、孙萌(河北大学)、蔡英梅(河北大学)、梁晓坤(河北大学)、胡浩(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李卫国(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限于编者本身的业务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