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绳的使用注意事项与保养

五、登山绳的使用注意事项与保养

(一)注意事项

登山绳在登山过程中非常重要,与生命安全紧密联系,有些“驴友”称其为“生命之绳”,因此要特别注意绳子的使用与保养,要点有以下几条:

(1)市面上购得的登山绳虽已经过处理,但若选择按米销售的登山绳,剪至需要长度后要将绳子两端加以固定,否则在登山过程中绳末端极有可能散开,非常危险。

(2)切记在使用前仔细检查绳子,绳子有伤痕和扭结,都有可能会在登山使用时断裂。若有伤痕必须及时更换,如有扭结要将其复原。

(3)注意绳索的清洁,否则污物会导致绳子劣化,降低绳子的强度。在户外不要将绳子置于地上,还要尽量防止油渍污染绳子,使用后应及时清理绳子。

(4)注意不要踩踏绳子,否则会导致绳子劣化。若踩踏时将石头混入绳子,使用时绳子就会有断裂的危睑。特别是如果脚下有防滑装备时,踩在绳子上,那绳子基本就不能使用了。

(5)即使绳子有防水处理,也要尽量避免将绳子弄湿。

(6)了解绳子的安全使用负重,应根据用途选择绳子的负重。根据绳子的粗细、材质与使用环境进行选择,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7)当绳子负重较多又必须接触尖利的岩石棱角时,就有发生断裂的可能,通常这种情况的安全准则是禁止使用登山绳索,若非用不可,需要在绳子外包上毛巾等加以防护,避免绳子直接与尖利的岩石棱角接触。此种情况下不要突然增加重物,以避免增加绳子的负担。

(8)最好不要将绳子互相转借,因为对于借出去再拿回来的绳子无法探视绳子的状况,别人使用后留下的隐患会造成后续的危险。

(9)绝对禁止将绳子靠近火堆等高温源,否则会改变绳子的分子结构,影响绳子受力。

除上述所讲的绳子有伤痕需要及时更换外,使用两年以上、被过度使用的绳子,即使表面无伤痕,也需要替换。另外,曾经承受过突来重力作用或拉力的绳子,也不可再次使用,需要更换。

(二)保养

绳子乃攀登者生命之所系,务必细心呵护。

(1)避免损伤登山绳。踩在绳子上是最常见的伤害,此举会把锐利的细小微粒踩入绳皮。久而久之,这些细小颗粒会像小刀一样不断地割磨绳子的尼龙纤维。穿着冰爪时更应留心避开绳子,否则即使绳皮看不出痕迹,绳芯也很有可能已遭伤害。不要让绳子接触可能会造成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其他化合物。

在使用绳子时,应注意保护绳子。在攀登线路时脱落或下降后,应在重新攀登前暂停几分钟,这几分钟能让绳子恢复一些弹性和承受压力的性能。当绳子与安全带打结系紧时,同样吸收能量,所以应该养成习惯,不用时将绳子松开,使其得到充分休养。每一次降落到地面时,应把绳子扣回原处,或者用劲甩动绳子末端,不让绳子缠在一起。

(2)清洗与晾干。按照制造商的建议保养绳子。一般来讲,应经常以温水与温和的肥皂清洗绳子。绳子可以放在浴缸里用手洗,或用滚筒洗衣机洗(绳子可能会缠住上开式洗衣机的洗衣轴)。在干净的水中漂洗几次后晾干,不可直接暴晒于阳光下。

(3)储藏。储藏时绳子务必完全干燥。解开所有的结,松松地盘起来,存放于干爽的地方,远离阳光暴晒、热源、石化产品、酸性物质及其他化学物质。

(4)汰旧换新。检视绳皮以评估绳况。时常检查绳子,尤其是在坠落之后,确认绳皮是干净的,没有磨损或变软的地方,而绳子尾端熔接完整且没有磨损或散开。若被冰爪刺伤、磨损过度、被岩面或锐角切割,绳皮损坏,绳子的强度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绳皮若无明显的软化点或斑痕,很难决定是否该汰旧换新绳。影响绳况的因素很多,包括使用频率、保养的方式、承受过多少次坠落以及绳龄。

在一次严重坠落后淘汰绳子是明智的决定,尤其是绳子的某些部分已变得软软的或平平的时候。考虑是否汰旧换新绳时,需把绳子使用的历史与其他会影响绳况的因素同时加以评估。

绳子长时间使用后,应注意绳子的安全性。判断绳子寿命最简单的方法:①室内训练攀登绳,大约用几个星期;② 每个星期数次攀登,可用2~6个月;③一星期用一次,大约用2年;④ 偶尔用,可用4年;⑤ 当绳子已经变硬、表皮损坏,或局部区域(一般会出现在常使用的一端)有变软或变扁的现象就应该换掉。此外,如果对攀登的绳子有任何疑问(觉得绳子可能不牢靠、不放心、看不顺眼……),干脆换掉。

当绳子的任一端变得毛糙,可剪掉这一节并继续使用,但应记住:这短了一截的绳子看起来像新的,可它与被截掉的部分一样已经承受多次下降的考验。因此,使用时一定要谨慎,同时确保它在使用时仍足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