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绳的选购指标
目前,UIAA对登山绳的考察和认定有两大指标,即首次冲击力与坠落次数。通常单绳用以下标准来测试:首次冲击力不得大于12 000牛顿(坠落物重80千克),在间隔5分钟(坠落系数为2)的连续坠落中,耐冲击次数达到5次以上。合格的登山绳都有UIAA的认证。
UIAA安全检测认证针对不同装备有详细检测指标。虽同样标有UIAA的认证,绳子之间的性能也有区别。最主要的判定方法是首次冲击力是否很小,是否能更好地保护坠落的登山者;另外,坠落次数越高则证明绳子的使用寿命越长。除了这两项重要的指标外,防切割系数、耐磨系数、防水系数也是考量登山绳的要点。假如登山绳未能将这几项指标做到位,就很有可能使绳子过早出现磨坏绳鞘的问题。
使用过绳子的人都知道,在绳子承重被拉直时,很容易被有尖锐角的物体横向割断。若是登山者正在使用登山绳登山,绳子遭到山石的横向切割断裂,那后果是致命的,因此必须保证登山绳的防切割系数。切割指数的测试方法是将登山绳悬挂80千克的重物垂下,横向放置半径为5毫米的尖锐物体,使用其边缘对绳子进行切割,首次实验中绳子如果没有任何破损,即为通过测试。
切割是尖锐物与绳子的横向摩擦,耐磨指数是考验绳子与尖锐物纵向的摩擦承受能力。测试绳子的耐磨性试验是用登山绳悬挂10千克的重物,使用旋转的砂轮纵向摩擦绳子,直到绳子的绳鞘磨坏,俗称露白,以绳子能坚持的时间长短考量纵向耐磨的能力。选购耐磨性强的绳子时,应选择带有“PERDUR”标志的,此类绳子的强度比其他绳子高30%左右。
绳子的防水性很重要。普通的绳子在浸水后会降低强度和韧性,若是在低温天气,绳子被冻上,强度会大大下降,非常危险。因此,现今好的防水绳都经过Teflon防水处理,这样可以防止水进入芯线,而且绳子外表有速干的能力。当绳子被水浸过后,本身质量改变小,高寒天气浸水后冻上的概率很小,绳子的使用寿命更长。
手感也是选择登山绳的重要考量条件。关于手感没有确切的参数描述,但可以根据试握与拉伸测试登山绳的软硬和延展程度。太硬或太涩的登山绳影响手感,无论打结、下降、保护与收绳都很不舒服。不少厂商用绳子打结时的直径描述登山绳的软度。不一定软的绳子就手感好,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个人感觉。
绳芯与绳鞘在运用中的相互位移也是衡量登山绳好坏的参数之一,现在绝大多数的登山绳都标明零位移。
没有任何一条登山绳可以适合所有类型的攀登,对于不同的攀登类型,要选择使用适合的登山绳。
在竞技攀登与攀登陡峭程度不大的山峰时,可以选择使用单绳。由于攀登的难度不高,因此线路上的保护点都比较安全可靠,使用和操作绳子比较容易把握。
对于陡峭的山峰来说,半绳能够较好地帮助完成任务,半绳可增加保护垫,同时绳子的直径小,延展性大,坠落时对保护点的冲击力较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系数。若攀登冰雪山峰,最好使用有防水功能的半绳,不但能够防止绳子浸湿影响操作,还可以避免绳子冻僵。若绳子冻僵就会很难打结,更无法把绳子塞入保护器。
双绳可用于整绳长度的下降,使用双绳就可以不用携带下降用的辅绳。因为双绳比单绳/半绳要细,需要将两根绳合在一起使用,将其扣入同一个保护点,相比单绳与半绳,两根绳子不容易被同时割断(登山史上从未出现过双绳被同时割断的情况),所以下降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1.登山绳的颜色
绳皮的图案与颜色各不相同。有些绳子的中间点会呈现对比色彩,让攀登者容易找到绳中;有些会把绳尾染成鲜明的颜色,便于攀登者在确保或垂降时易于看清绳索尽头。当同时使用两条绳子时,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绳子可以在确保或垂降时易于辨认。
2.登山绳的防水处理
绳子湿了之后,除了很重、不好抓握外,还可能因结冰而不听使唤。湿绳能承受的坠落次数较少,强度比干燥时降低30%。
绳索制造商在某些绳子上会采用硅树脂处理或含氟合成树脂处理的外层,使绳子更加防水,从而在潮湿的环境下更加强韧性。此类“干绳”处理不但可以提高绳子的耐磨性,而且减小了绳子穿过钩环时的摩擦力。经过防水处理的绳子价格通常比一般绳子高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