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登山绳的类型

二、登山绳的类型

通常登山绳根据用途可分为三大类:动力绳、静力绳与辅助绳。

动力绳是登山时使用率最多的一类绳子,其特点与功能就是能利用自身特性吸收登山者坠落时的冲击力,也就是延展力,国际标准要求单绳延展不超过8%。因为登山绳仅结实耐磨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好的延展力,那么坠落时腰部会受到重创。动力绳根据作用分为三类:单绳、半绳以及双绳。

静力绳与动力绳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能够延展。通常静力绳柔软度适中,延展率接近0,延展性远远小于动力绳,但还是有一点延展性。静力绳主要用于工程、救援和等任务,登山时一般不用静力绳,静力绳更不能用作下方保护绳。

辅助绳比主绳要细很多,直径一般为2~8毫米,结构和外观与主绳区别不大,但延展度较低,主要在攀登活动中起辅助作用,具体用作陆绳、抓结、登山辅助、捆绑等。

早期的攀岩者使用天然纤维(马尼拉麻和琼麻)制成的绳索,但此类绳索在严重坠落的情况下无法支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尼龙绳质轻而强韧,可以承受超过2吨的重量。尼龙绳的弹性特色更是保护坠落攀登者非常重要的因素。攀登者坠落时,尼龙绳会伸展,分散大部分的冲击力,减轻坠落的力量,缓冲突然停止或剧烈摇晃。

过去的尼龙绳是搓成或捻成的。许多尼龙细线捻成三四股主绺线,再搓成一条绳子。搓制的尼龙绳逐渐被专门为攀登所设计的编织绳所取代。现在的编织绳中间的绳芯是平行并列或编成辫状的尼龙丝,外层覆以平滑编成的尼龙皮。编织绳保留了尼龙绳的优点,却没有搓制尼龙绳的缺点—粗硬、摩擦力过大、弹性太强。编织绳是目前唯一获得UIAA以及欧洲标准委员会(CEN)检验合格的登山绳。

登山绳的尺寸、长度和特色种类繁多。登山绳上必须标有制造商标、UIAA或CEN的级数,并详细说明如长度、直径、延展、冲击力道、坠落级数等。由于评级机构皆来自欧洲地区,因此全球的绳索度量标准为公制。

(一)弹性绳

为攀登所设计的尼龙绳称作弹性绳。弹性绳的冲击力道较低,因为它在坠落时会伸展。在选择登山绳时,最重要的考虑项目之一便是冲击力—通常越低越好。使用一条冲击力低的绳子表示攀登者在坠落时不会遽然停住,而传导到坠落者、确保者与固定点的冲击力也会减小。

长久以来,休闲攀登用标准绳的规格是直径11厘米,长50米,延展性为8%或7%。近年来,60米或70米长的绳子也愈来愈受欢迎。还有其他许多不同直径大小的绳子可供选择,因使用者的需求而异。

直径较小(约8厘米)的弹性绳通常成对用于双绳或半绳系统。此类直径较小的绳索系统利用两条绳子的弹性保护攀登者,务必成对使用。

(二)静力绳

不同于弹性绳,静力绳、尼龙绳环与细绳并无延展性,因此甚至连几米的坠落都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冲击力,造成固定点失效或是攀登者严重受伤。

无延展性或延展性极低的绳索并非用于保护先锋攀登者,它的用途包括洞穴探险、搜救、作为远征攀登的固定绳或人工攀登的吊拉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