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绳的常用打结方法
在登山运动中,利用登山绳打结帮助捆绑东西或穿越障碍地带是较为常见的方法。认真学习绳子打结的方法可增加野外生存知识,这些简单易学的打结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
(一)结绳技术
绳结可以发挥绳子的许多特殊用途。例如,将攀登者联结到绳子上、联结山壁为固定点、连接两条绳子以供长距离垂降使用、利用绳环攀绳而上等。
攀岩者要会使用十余种基本的绳结与套结。应经常练习这些绳结,直到可以不假思索地打好。有些绳结较受欢迎的原因是它们对整条绳子的强度影响较小。而有时选择某些绳结,是因为比较容易打,或是在使用时不易松开。
绳子不常使用的那个端称作静止端,另一端则称为活动端。将绳子反折180°形成的小圈称作绳耳。套结是指必须绕在一个物体上才能发挥功能的绳结。双绳结是由两条绳子或是同一条绳子的两个绳段所结成。不论何种绳结,皆须打得干净利落,让不同绳段保持平整而不扭曲。绳结应打紧,最后在活动端打个单结固定好。养成经常检查绳结的习惯,特别是在开始上攀或垂降前。
(1)单结。单结常用于打完绳结后固定活动端。单结的打法是将活动端绳头穿过绳圈。
(2)双单结。双单结用于结冰状况下的垂降绳结,垂降收绳时,绳结可能会卡住。抓住两条绳子的活动端,打出一个基本单结,便可用于双绳垂降。
(3)单结绳环(图3-11)。单结绳环通常用于在普鲁士绳环上打出腿环,在双绳或一段伞带上打出一个绳环。抓住绳圈打出一个基本单结,而不是使用活动端绳头打结。

图3-11 单结绳环
(4)水结。水结通常用于把一段管状伞带打成带环。水结时间一久会变松,因此务必把每个绳段拉紧,绳结尾端至少要留出一段长度。
(5)平结。平结可以作为垂降绳结(两头绳端皆须打上单结固定),也常用于绳子盘妥后的收束。
(6)渔人结。渔人结用来连接两条绳子。交叠两条绳子的活动端绳头,各自以此绳头在另一条绳子的固定端打出单结。在攀登时,大多使用双渔人结。
(7)双渔人结。双渔人结也称作葡萄藤结,是把两条绳子的绳端绑在一起,垂降时是非常安全的绳结。双渔人结比编式8字结受欢迎,因为结体较小,当垂降后把绳子拉下时也比较省事。打法与渔人结相同,只是活动端绳头绕过另一条绳子时要绕两次,将绳头穿过各自的绳圈,而后再打上单结。具体步骤如下:①将两绳段交叠,拉起一绳端,而另一绳端绕过;②将此绳端穿过形成的绳圈;③将两对绳头往反方向拉,形成一个正方形;④把绳结拉紧理好即可。
(8)8字结环。8字结环是很强韧的绳结,受力之后也很容易解开。
(9)编式8字结。编式8字结非常适合用来连接绳子与吊带。编式8字结最后应在绳子尾端打上一个单结。
(10)单称人结。单称人结可在登山绳的尾端打出一个不会滑动的绳圈,可以用来绕过树干或其他固定点作为安全保障。绳尾应穿过绳圈自内侧拉出;若自绳圈外侧拉出,绳结不牢固。最后打个单结收尾。
(11)双称人结。位于三人绳队中间位置的攀登者可用双称人结连接绳子与吊带。末端的绳圈用单结或附保险的钩环固定;用铁锁看来较利落,而且结体较小。
(12)单称人结加优胜美地收尾结。单称人结加优胜美地收尾结和单称人结大致相同,但绳尾重回绳索缠绕,直到与主绳段平行为止。该结受力之后极易解开,适合上方确保式攀登使用。
(13)蝴蝶结。蝴蝶结的特征是可承受两端绳头或绳圈端的拉力,却不会松开。可用有锁钩环穿过绳圈与他物连接。具体步骤如下:①利用绳圈打出称人结;②以有锁钩环固定绳圈尾端;③松松地打出一个单称人结;④将活动端绳头从整个绳结的后方往上拉,而后穿过单称人结最上方的绳圈;⑤把绳结拉紧;⑥穿入中绵绳圈;⑦将下方绳圈向上拉到后面穿过上方绳圈;⑧把绳结拉紧。
(14)双套结。双套结可以很快地把绳子扣入铁锁,与固定点连接。打双套结的好处是易于调整确保者和固定点之间的绳索长度,不需将绳子自铁锁上解开。双套结也是一个可以绑住半钉人岩面的岩钉的简单绳结。
(15)系带结。系带结是有多重用途的简单绳结,如将伞带绑在背包的提环上。
(16)单套结。单套结是绑东西的简单绳结。
摩擦结可以很简单而快速地建立一套系统,使人依附绳子上攀或下降。摩擦结受力时可固定在登山绳上不动,而外力去除后又可自由移动。最常见的摩擦结为普鲁士结,巴克曼结和克氏结也很有用。
(17)普鲁士结。普鲁士结先打一个系带结,并将辅助绳在登山主绳上缠绕几圈。辅助绳通常是5~7厘米长的合成纤维绳索打成的绳圈,用来缠绕主绳两次或三次。绳子结冰或负重物时需多绕几圈,才有足够的摩擦力可以固定。
辅助绳直径须小于主绳直径,才有足够的摩擦力,而直径相差越大,抓力越强。相较于直径较大的辅助绳,直径很小的辅助绳反倒会使普鲁士结不易操作。伞带通常不用打普鲁士结,因为它可能会难抓附。
将两条绳环用普鲁士结绑在登山主绳上,便可沿着登山绳上升或下降。救难时可利用普鲁士结将人员和装备拉上或降下。
(18)巴克曼结。巴克曼结的作用和普鲁士结相同。巴克曼结缠绕住钩环,比普鲁士结易于解开和滑动。当登山绳穿过此绳结时,巴克曼绳结会具有“自我照料”的特色,不需要很积极的操纵,它会自动将绳子往非施力方向。具体步骤如下:①绕过主绳打出一个系带结;②把绳端拉到绳结与主绳下方;③把绳结转80°,并将绳端再次缠绕主绳;④打一个缠绕两圈的普鲁士结;⑤打一个缠绕三圈的普鲁士结。
(19)克氏结。克氏结亦可代替普鲁士结,它的优点是既可以利用辅助绳制作,也可以利用伞带制作。若手边有很多伞带但辅助绳不够用,就可以打这种绳结。
辅助绳或伞带以螺旋状环绕在主绳上,然后穿过最上面一圈的绳圈。把绳圈下拉便成为基本克式结,而且可以用钩环扣住。系紧的克式结比基本克式结容易解开或移动。克式结可以绑在钩环上,成为绳子上的把手点。
(20)自锁结。自锁结与克式结很像。绳圈的一端由铁锁锁住。将绳圈缠绕主绳三次以上,以制造摩擦力,然后绳圈的活动端再扣入钩环。自锁结常用在垂降时的自我确保。绳圈的一端以系带结扣住吊带的腿环,另一端则通过铁锁扣住腿环。
(21)意大利半扣。意大利半扣很好打也很容易使用,但须搭配大的梨形有锁钩环方能有效给绳。先用绳子打一个简单的圈,然后扣进铁锁,以制造摩擦力。意大利半扣非常适合确保先锋攀登者或降下攀登者,因为这个结双向皆可施力(可以从钩环往上给绳,也可以把绳子穿过钩环往下拉),这个结也可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使确保者能止住攀登者的坠落,或者是透过抓握绳子的制动端降下攀登者。意大利半扣也能为垂降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不过与其他垂降方式相比,容易扭结绳子。即使偏好使用专门的垂降器,还是应该记得这个绳结,以防万一遗忘或丢失垂降器。具体步骤如下:①将一绳环缠绕主绳5次,将活动端绳头穿过绳环尾端的圈。②将活动端绳头往下拉。③利用伞带打出的克式结,并以钩环扣住。④系紧克式结。将活动端绳头往上拉,绕过绳环的圈,形成一个新的绳圈并穿过,将各绳段拉紧。⑤绑住钩环的克式结。
(二)登山者绳盘
当绳子放在背包上携带时适用此种盘绳法。盘起绳子,在一边绳尾留下数十厘米,反折另一端绳尾,将较长的那端绳尾穿过绳盘,重复缠绕绳盘,以固定住反折的绳尾。之后将此绳端穿过反折绳尾的小圈,然后用此绳端和小圈打个平结(图3-12)。

图3-12 登山者绳盘
(1)蝴蝶绳盘。此法盘绳通常快些,不会纠结绳子,若没背背包,也可舒适地绑在身上。盘起绳子,两端绳尾留长,屈起绳盘呈马鞍状。抓住两个绳端,同时缠绕绳盘中段数次。折起绳端成小圈,并抓住小圈穿过绳盘上方的大圈,这个小圈要留得够大。然后抓住剩下的绳端穿过这个小圈,整个绳端必须完全穿过(图3-13)。若要把蝴蝶绳盘绑在身上,先把绳盘放在背后,将两端绳尾各自绕过一边肩膀,然后绕到背后交错于绳盘上,再绕过腰部回身体前端绑紧。

图3-13 蝴蝶绳盘
无论使用哪种盘绳法,在使用绳子前小心解开绳盘是很重要的,这可以避免绳子乱成一团。不能把绳盘往地上一丢,就开始扯开绳端,这样可能会揪成一团。应先解开系紧绳子的结,然后顺势解开绳盘,一次一圈地松开,把绳子堆成一堆,这个程序称作抽丝剥茧法。每次确保前小心地解开绳盘是个好习惯,免得在确保时突然出现绳结或是绳子扭结在一起的情况。
(2)绳袋与防水布。这些是绳盘的替代物品,两者都可以在运送途中保护绳子。摊开的防水布可以避免绳子接触地面。绳袋和防水布虽然增加了重量与成本,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运动攀登时是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