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验过程

三、实验过程

(一)第一学年(2012年9月—2013年8月)研究内容

(1)按年级成立实验小组,对应区域内的创新素养培养的目标,分别筛选和修订出本年级各种活动类型下的典型活动研究项目内容,如:以大班教研组为主,依托部分骨干教师的力量,对应幼儿创新人格等区域内的培养目标,分别研究“幼儿想象与表达”“幼儿自主探究”的典型课例样式,在各教研组中推广与实践运用。

(2)成立骨干教师领衔的专题研究小组,从系统培养的角度,整理和总结出“襄一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创新素养的培养目标”,并制定《××活动中观察指标的一级指标》,而后由教研组进行细化和调整,并运用在培养过程中。

(3)从“中、大班幼儿创新培养的典型活动案例”入手,对《襄一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以及创新活动室“小科学家工作室”的培养目标、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等,作出调适和补充。

(4)组织实施园本培训“多角度开放性的教师创意思维训练”的课程,开展教师创新素养训练与培养的系列活动,以及对幼儿创新素养培养的各类活动课例的展示与交流。

(二)第二学年(2013年9月—2014年6月)研究内容

(1)以创新活动室“小科学家工作室”的典型课例的继续研究为主线,拓展为由,从中大班教研组研究及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创新素养培养过程等入手,开展各类活动课例的实践研究。

(2)由骨干教师领衔,修改和调整《襄一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中的中大班幼儿主题学习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组织形式等,实施创新素养培养的系统教学方式的系列研究。

(3)以“幼儿活动中观察记录表”的细化研究为主要脉络,开展各个教研组选择课程主题下的集体教学活动,并进行创新培养的教师组织范式的系列研究,以及调整性研究在创新实验室中培养幼儿的内容系统化等,形成成果内容。

(三)第三学年(2014年7月—2015年7月)研究内容

(1)以课例研究中“教师组织行为对促进幼儿创新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为主线,梳理促进幼儿创新素养发展的教师典型组织行为,并根据“幼儿创新素养发展情况量表”,形成“教师组织行为与幼儿创新素养发展评价表”。

(2)完善创新实验室系统培养课程,在原有园本课程基础上,根据促进幼儿创新素养发展的教师基本组织行为,将创新教育向游戏、生活、运动等基础课程渗透,形成襄一幼儿园“创做合一”的学校课程建设目标。

(3)梳理相关资料和研究经验,形成襄一幼儿园幼儿创新教育系统培养的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