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背景
2025年08月10日
一、实验背景
(1)“基于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的区域性系统培养研究”是徐汇教育局主持的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旨在积极探索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基础性品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并以此作为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心理学基础,展开多元整合、学段连贯的全纳性系统培养的实验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推广性的徐汇区基础教育培养模式。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但是近年来,中学创新素养的培养仍局限于部分尖子生,没有普及到每一个学生,“点缀式”培养居多;因为中、高考的指挥棒,创新素养的培养被错误地孤立为“专项课程”,与基础型课程的“主渠道”严重脱钩;创新素养培养过程中,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更是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也就直接导致创新素养培养的割裂性与随意性。由此看来,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合理有序的研究体系,教研、培训、科研三跟进,形成具有“校本自主、多元互动”的学校内涵发展的运行机制,促进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生态大环境,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
(3)上海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是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基地,是徐汇区课程统整实验校,多次被评为徐汇区教科研先进单位。学校在“适性教育”的办学理念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课改经验,也在长期的科技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将课内知识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以遥控车模、创新能力实验室、信息科技活动三个科技特色项目为载体,以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为试点,形成校本简易单片机器人制作课程等,为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工作机制作了初步实践。以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为途径,为学校实现创新教育的个性化、普及化作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