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后续研究
(一)根据观察指标,在观察中总结幼儿创新素养早期开发的策略
在“只因幼儿而改变”的理念引领下,我们开始对项目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幼儿创新素养早期开发的四个维度——探索、专注、互动和创造——进行了进一步的拆分,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准确地捕捉幼儿的行为,进行正确地解读,保证幼儿创新素养的早期开发。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不断累积观察数据与案例,从中总结出幼儿创新素养早期开发的策略,包括不同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素养的教育策略,对不同程度幼儿进行创新素养培养的教育策略,教师教育行为、观念转变的教育策略。
(二)继续完善幼儿创新素养早期开发的课程
在幼儿创新素养早期开发的实践研究过程中,课程修订是难度最大的研究部分,主要包括:梳理幼儿在幼儿园三年经历的所有概念与经验,从内容上为幼儿未来发展构建经验系统的基础;帮助教师构建科学的概念网络,并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幼儿激活概念间的联结,激发幼儿创造力。当教师对活动目标、设计、内容或者实施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后,相应地,需要调整成一套能够在整个教师群体中都能够适应的课程,并且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三)多种途径促进适应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师教育行为改善
在幼儿早期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当科学启蒙教育的理念要真正实践于一日生活当中,科学的态度、幼儿好奇心的保护与培养,都需要教师在日常互动和低结构的活动中去渗透,正是这种渗透能够让幼儿在玩的活动中,实现大于玩的学习意义。教学理念与定位的转变,对于教师专业能力是一个考验,需要教师将科学启蒙的理念变成一种自身的专业意识,在一日生活中用科学、适宜的教育行为践行,从而在实践工作中获得一种价值认可感,能够享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以产生对专业的认同、敬畏,对专业责任、专业内在精神的担当和追求。促进教师专业自觉性的过程,让教师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发展的主体,并能够善于把握自我、调节自我,在实践中强化自我、超越旧的自我、不断创造新的自我。只有改善教师教育行为,才能形成更多更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