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子

南瓜子

【别名】番撤、北瓜、金瓜。

【基原】为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的种子。

【形态特征】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有短刚毛,卷须3~4裂。叶片稍柔软,宽卵形或卵圆形,5浅裂,两面密生粗糙毛,边缘有细齿。花雌雄同株,单生,黄色;雄花花萼裂片线形,花冠钟状;雌花花萼裂片显著叶状,花柱短。果柄有棱和槽,瓜蒂扩大成喇叭状。果实常有数条纵沟,开头因品种而不同。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及分布】各地有栽培。主产于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山西、四川等地。

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干。

味甘,性平。驱虫,消肿。用于治绦虫、蛔虫、产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痔疮。

①驱除绦虫:南瓜子、石榴根皮各30 g,日服三次,连服二日。(《四川中药志》)②治蛔虫:南瓜子(去壳留仁)30~60 g。研碎,加开水、蜜或糖成为糊状,空心服。(《闽东本草》)③治血吸虫病:南瓜子,炒黄、碾细末。每日服60 g,分二次,加白糖开水冲服。以十五日为一疗程。(《验方选集》)④治百日咳:南瓜种子,瓦上炙焦,研细粉。赤砂糖汤调服少许,一日数回。(《江西中医药》)⑤治小儿咽喉痛:南瓜子(不用水洗,晒干),用冰糖煎汤。每天服6~9 g。(《国医导报》)⑥治营养不良,面色萎黄:南瓜子、花生仁、胡桃仁同服。(《四川中药志》)⑦治内痔:南瓜子二斤,煎水熏之。每日二次,连熏数日。(《岭南草药志》)

胃热病人宜少食,否则会感到脘腹胀闷。

南 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