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麴草

鼠麴草

【别名】鼠曲草。

【基原】为菊科植物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全草。

【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通常自基部分枝,丛生状,全体密被白色绵毛。基部叶花后凋落,下部叶和中部叶倒披针形和匙形,无柄,两面都有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再排成伞房状;总苞片3层,金黄色。瘦果椭圆形,有乳头状突起,冠毛黄白色。花期4~6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荒地、草丛中,产各处。分布于我国台湾、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

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味甘,性平。归肺经。具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之功。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蚕豆病,风湿腰腿痛;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①治产后久咳,主宣肃肺气:炙麻黄5 g、炙桑白皮15 g、炙紫菀6 g、炙款冬10 g、制半夏10 g、陈皮5 g、鼠麴草15 g、炙百部10 g、莱菔子10 g、诃子6 g、冬瓜子15 g,煎服。(《汪达成内科经验集》)②治支气管炎:炙桑白皮15 g、炙紫菀6 g、炙款冬10 g、炙马兜铃6 g、鼠麴草15 g、鱼腥草15 g、制百部6 g、生甘草3 g、甜葶苈6 g,煎服。(《汪达成内科经验集》)③治支气管哮喘,主散寒解热、化痰降气:嫩射干9 g、净麻黄6 g、光杏仁9 g、生石膏18 g、生甘草4.5 g、瓜蒌皮12 g、天竺子15 g、鼠麴草18 g、枇杷叶(包)12 g,煎服。(《现代著名老中医临床诊治荟萃》)

鼠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