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 参
【别名】红根、大红袍、血参根、血山根、红丹参、紫丹参。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淡黄色柔毛及腺毛。茎四棱形,具槽,上部分枝。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5,稀3或7片,小叶片卵圆形至宽卵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斜圆形或宽楔形,边具圆锯齿,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或腑生的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略被毛;花萼近钟状,紫色;花冠二唇形,蓝紫色。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棕色或黑色,包于宿萼中。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野向阳处。产穹窿山、光福等地。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山西、陕西、甘肃、广西等地。
自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均可采收,以11月上旬采挖最宜。将根挖出,除去泥土、根须,晒干。
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①治妇人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产前胎不安,产后恶血不下并治之。兼治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疼:丹参(去芦)不以多少,为末。每服6 g,酒调下,经脉不调食前,冷热劳无时。(《妇人良方》)②治经水不调:紫丹参500 g,切薄片,于烈日中晒脆,为细末,用好酒泛为丸。每服9 g,清晨开水送下。(《集验拔萃良方》)③治经血涩少,产后瘀血腹痛,闭经腹痛:丹参、益母草、香附各9 g。水煎服。④治腹中包块:丹参、三棱、莪术各9 g,皂角刺3 g。水煎服。⑤治急、慢性肝炎,两胁作痛:茵陈15 g,郁金、丹参、板蓝根各9 g。水煎服。(③方以下出自《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无瘀血者慎服。
丹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