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香树果

化香树果

【别名】化香树球、化香果。

【基原】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的果。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皮纵深裂,暗灰色;枝条褐黑色,幼枝棕色有绒毛,髓实心。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5,薄革质,顶端长渐尖,边缘有重锯齿,基部阔楔形,稍偏斜,表面暗绿色,背面黄绿色,幼时有密毛。两性花序和雄花序在小枝顶端排列成伞房状花序束,着生于中央顶端。果序球果状,长椭圆形,暗褐色,小坚果扁平,有2狭翅。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密疏林中,产穹窿山、天平山、花山、上方山、光福、东山、西山。产于我国甘肃、陕西和河南的南部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于秋季近成熟时采收果,晒干。

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活血行气,止痛,杀虫止痒之效,主治内伤胸胀,腹痛,跌打损伤,筋骨疼痛,痈肿,湿疮,疥癣。

①治内伤胸胀,腹痛及筋骨疼痛:化香树干果序15~18 g,加山楂根等量,煎汁冲烧酒,早、晚空腹服。(《江西草药手册》)②治牙痛:化香树果数枚,水煎含服。(《江西草药手册》)③治脚生湿疮:化香树果序和盐研末搽。④治癣疥:化香树果序煎水洗。⑤治小儿头疮:化香树果序、枫树球、硫黄。共研末,茶油调搽。(③方以下出自《湖南药物志》)。⑥消肿药膏(一般外科使用):化香树果5 kg,桉树叶2.5 kg,鸭儿芹2.5 kg,白叶野桐叶2.5 kg,煎汁,熬缩成膏,净重1 kg,再用凡士林配成10%软膏备用。(《常用中草药配方》)

化香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