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 子
【别名】莲肉、莲米。
【基原】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成熟种子。除去莲心者称莲肉。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肥厚横走,外皮黄白色,节部缢缩,生有鳞叶与不定根,节间膨大,内白色,中空而有许多条纵行的管。叶片圆盾形,高出水面,全缘,稍呈波状,上面暗绿色,光滑,具白粉,下面淡绿色;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圆柱形,中空,表面散生刺毛。花梗与叶柄等高或略高;花大,单一,顶生,粉红色或白色,芳香;萼片4或5,绿色,小形,早落;花托倒圆锥形,顶部平,有小孔20~30个,每个小孔内有1椭圆形子房,花柱很短,果期时花托逐渐增大,内部海绵状,俗称“莲蓬”。坚果椭圆形或卵形,果皮坚硬、革质;内有种子1枚,俗称“莲子”。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及分布】自生或栽培于池塘内。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
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①治久痢不止:老莲子(去心)60 g,为末,每服3 g,陈米汤调下。(《世医得效方》)②治下痢饮食不入,俗名噤口痢:鲜莲肉30 g,黄连15 g,人参15 g。水煎浓,细细与呷。(《本草经疏》)③治小便白浊,梦遗泄精:莲肉,益智仁、龙骨(五色者)各等份。上为细末。每服6 g,空心用清米饮调下。(《奇效良方》)④治心火上炎,湿热下盛,小便涩赤,淋浊崩带,遗精等证:黄芩、麦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15 g,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芪(蜜炙)、人参各22.5 g。上锉散。每9 g,麦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2.4 g,空心食前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
莲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