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2025年08月10日
栗
【别名】魁栗、毛栗、风栗、板栗。
【基原】为壳斗科植物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的种仁。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小枝有短毛或散生长绒毛。叶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圆或宽楔形,边缘有锯齿,背面有灰白色星状短绒毛或长绒毛。雄花序直立;雌花集生于枝条上部的雄花序基部。壳斗球形,苞片有刺,分枝,刺密生细毛;坚果半球形或扁球形,通常2个,褐色,较大,花期5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多为栽培,产穹窿山、天平山、西山。除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等少数省区外广布南北各地,在广东止于广州近郊,在广西止于平果县,在云南东南部则越过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坝地区。
10月下旬至11月采收,剥出种仁,晒干。
味甘、微咸,性平。归脾、肾经。具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消肿,止血之功。主脾虚泄泻,反胃呕吐,脚膝酸软,筋骨折伤肿痛,瘰疬,吐血,衄血,便血。
①治肾虚腰膝无力:栗风干,每日空心食七枚,再食猪肾粥。②治小儿脚弱无力,三、四岁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与食。(《食物本草》)
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