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
【别名】浙贝、大贝、象贝、元宝贝、珠贝。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鳞茎半球形,有2~3片肉质的鳞片。茎单一,直立,圆柱形。叶无柄;茎下部的叶对生,罕互生,狭披针形至线形;中上部的叶常3~5片轮生,罕互生,叶片较短,先端卷须状。花单生于茎顶或叶腋;花钟形,俯垂;花被6片,2轮排列,长椭圆形,先端短尖或钝,淡黄色或黄绿色,具细微平行脉,内面并有淡紫色方格状斑纹,基部具腺体;雄蕊6,花药基部着生,外向;雌蕊1,子房3室,每室有多数胚珠,柱头3歧。蒴果卵圆形,有6条较宽的纵翅,成熟时室背开裂。种子扁平,近半圆形,边缘具翅。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湿润的山脊、山坡、沟边及村边草丛中。产穹窿山、光福等地。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 “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 “珠贝”。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味苦,性寒。归肺、心经。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①治感冒咳嗽:浙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各9 g,紫苏6 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②治痈毒肿痛:浙贝母、连翘各9 g,金银花18 g,蒲公英24 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③治咽喉十八症:大黑枣每个去核,装入五倍子(去虫,研)一个、象贝(去心,研)一个。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极细末,加薄荷叶末少许,冰片少许,贮瓷瓶内。临用吹患处,任其呕出痰涎。(《经验广集》)④治对口:浙贝母研末敷之。(《杨春涯经验方》)
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反乌头。
浙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