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冬
2025年08月10日
天 冬
【别名】天门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铃、丝冬、赶条蛇、多仔婆。
【基原】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
【形态特征】攀援状多年生草本。茎细,有纵槽纹。叶状枝2~3枚簇生叶腋,线形,扁平,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花被片6;雌蕊1,子房3室。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园。产穹窿山、天平山、光福、西山。分布我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
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①治肺胃燥热,痰涩咳嗽:天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等份。上两味熬膏,炼白蜜收,不时含热咽之。(《张氏医通》)②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升,酒一斗,饴一升,紫菀四合,入铜器于汤上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肘后方》)③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心、皮,细捣,绞取汁用砂锅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医学正传》)
天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