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

仙鹤草

【别名】龙芽草、脱力草、狼牙草、金顶龙牙、黄龙尾、毛脚茵。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干燥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基部常有1或数个地下芽。茎被疏柔毛及短柔毛,稀下部被疏长硬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镰形,稀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锐锯齿或裂片,稀全缘;小叶有大小2种,相间生于叶轴上,较大的小叶3~4对,稀2对,向上减少至3小叶,小叶几无柄,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至圆钝,稀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急尖至圆钝锯齿,上面绿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绿色,脉上伏生疏柔毛,稀脱落无毛,有腺点。总状花序单一或2~3个生于茎顶,花序轴被柔毛,花梗被柔毛;苞片通常3深裂,裂片带形,小苞片对生,卵形,全缘或边缘分裂;花瓣5,长圆形,黄色;雄蕊5~15;花柱2,丝状,柱头头状。瘦果倒卵圆锥形,外面有10条肋,被疏柔毛,先端有数层钩刺,幼时直立,成熟时向内先靠合,连钩刺。花果期5~12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荒地、山坡、路旁、草地。产穹窿山、上方山、光福、西山、东山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

味苦、涩,性平。归心、肝经。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①治肺痨咯血:鲜仙鹤草30 g(干者,18 g),白糖30 g。将仙鹤草捣烂,加冷开水搅拌,榨取液汁,再加入白糖,一次服用。(《贵州民间方药集》)②治吐血:仙鹤草、鹿衔草、麦瓶草。熬水服。(《四川中药志》)③治鼻血及大便下血:仙鹤草、蒲黄、茅草根、大蓟。煎服。(《四川中药志》)④治赤白痢及咯血、吐血:仙鹤草9~18 g,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非出血不止者不用。

仙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