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
2025年08月10日
马鞭草
【别名】马鞭、龙芽草、凤颈草、紫顶龙芽、铁马鞭、狗牙草、马鞭梢、小铁马鞭。
【基原】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四方形,节及枝上有硬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倒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及缺刻;茎生叶多为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被硬毛。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细弱;花小,初密集,结果时疏离;每花具1苞片,有粗毛;花冠淡紫色至蓝色,花冠管直或弯。果长圆形,包于宿萼内,成熟后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河岸草地、荒地、路边、田边及草坡等处。产各地。分布全国各地。
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味苦,性凉。归肝、脾经。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癥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①治伤风感冒、流感:鲜马鞭草45 g,羌活15 g,青蒿30 g。上药煎汤二小碗,一日二次分服,连服二至三日。咽痛加鲜桔梗15 g。(《江苏验方草药选编》)②治卒大腹水病:鼠尾草、马鞭草各十斤。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更煎,以粉和为丸服,如大豆大二丸加至四、五丸。禁肥肉,生冷勿食。(《补缺肘后方》)③治臌胀烦渴,身干黑瘦:马鞭草细锉,曝干,勿见火。以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滓,温服。(《卫生易简方》)④治痢疾:马鞭草60 g,土牛膝15 g。将两药洗净,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服二至五剂。(《全展选编·传染病》)
孕妇慎服。
马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