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金樱子

【别名】刺梨子、山鸡头子、糖罐、糖刺果。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

【形态特征】常绿蔓性灌木,无毛;小枝除有钩状皮刺外,密生细刺。小叶3,少数5,椭圆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背面沿中脉有细刺,叶柄、叶轴有小皮刺或细刺,托状线形,和叶柄分离,早落。花单生侧枝顶端,白色;花柄和萼筒外面密生细刺。蔷薇果近球形或倒卵形,有细刺,顶端有长而外反的宿存萼片。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产穹窿山、天平山、花山、光福。产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10~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收,干燥。拣去杂质,切两瓣,用水稍洗泡,捞出,闷润后除去残留毛刺,挖净毛、核,干燥。

味酸、甘、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具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之功。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①治水肿:鹿衔草30 g、金樱子30 g、香菌15 g,水煎服。(《春常在室医验录》)②主滋阴泻火,以固精关:根生地黄9 g、萸肉6 g、黄柏9 g、知母9 g、金樱子9 g、五味4.5 g、牡蛎30 g、白莲须9 g、沙苑子12 g、菟丝子12 g,煎服。(《自怡医庐论症医案选存》)③治遗精:炙熟地黄10 g、熟枣仁10 g、辰茯神10 g、炙远志4 g、莲子肉15 g、山萸肉10 g、粉牡丹皮12 g、金樱子10 g、生党参10 g,煎服。(《陶君仁临证医验集》)

有实火、邪热者忌服。《本草经疏》: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者不宜用;小便不禁及精气滑脱因于阴虚火炽而得者,不宜用。

金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