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落回
2025年08月10日
博落回
【别名】博落筒、9 g三。
【基原】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的带根全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高大草本。全株带有白粉,折断后有黄色汁液流出。根茎粗大、肥厚、黄色。茎直立,圆柱形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通常掌状5~7裂,也有少数深裂或全裂,边缘波状或有波状牙齿,背面有白粉。花序长15~40 cm,多花;萼片2,黄白色;无花瓣。蒴果扁平,下垂,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成熟后红色,表面带白粉;种子长圆形,坚硬,表面褐黑色而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林缘、路旁,产穹窿山。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
秋、冬季采收,根茎与茎叶分开,晒干。
味苦,性寒。归心、肝、胃经。具消肿解毒,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疔毒脓肿、慢性溃疡、烫伤、蜂虫叮咬、顽癣。
①治恶疮、瘿根、赘瘤、白癜风、蛊毒、溪毒、已上疮屡者:博落回、百丈青、鸡桑灰各等份,为末敷(《本草纲目拾遗》)②治脓疮:博落回全草,烧存性,研极细末,撒于疮口内,或用麻油调搽,或同生猪油捣和成膏敷贴。(《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有大毒,不作内服。
博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