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子

天竺子

【别名】天竹子、南竹子。

【基原】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果。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茎直立,少分枝,幼枝呈红色。羽状复叶互生,各级羽片全对生,最小的小羽片有小叶3~5,其中3片的较多,小叶革质,近无柄,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深绿色,冬季常变红色,两面光滑无毛。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浆果球形,鲜红色,偶有黄色;种子半球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地林下沟旁、路边或灌丛中,各处有栽培。产于福建、浙江、山东、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河南等地。

秋冬摘果,晒干。

味苦,性平。归肺经。具止咳平喘之功。主治咳嗽,哮喘,百日咳。

①治疗百日咳:百部、麦冬、天竺子各10 g,蝉衣、陈胆星各5 g,甘草3 g。煎2遍,各分次内服。(《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②治百日咳:天竺黄8 g,天竺子、桑白皮各3 g,麻黄(去节)2 g、薄荷4 g、陈皮8 g、川贝母10 g,共为细末,蜂蜜调拌服用。(《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③治支气管哮喘,主散寒解热、化痰降气:嫩射干9 g、净麻黄6 g、光杏仁9 g、生石膏18 g、生甘草4.5 g、瓜蒌皮12 g、天竺子15 g、佛耳草18 g、枇杷叶(包)12 g,煎服。(《现代著名老中医临床诊治荟萃》)

果有小毒。

南天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