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仁

杏 仁

【别名】杏核仁、苦杏仁、杏梅仁。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种子。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皮暗红棕色,纵裂。单叶互生;叶片宽卵形至近圆形;顶端有短尖头或尾状渐尖,基部近圆形或稍狭,边缘有细锯齿或为不明显的重锯齿。花单生枝端,有香气,着生较密,稍似总状,先叶开放,白色或稍带红色;花柄极短或无,花萼基部呈筒状,紫红色,外面被短柔毛,上部5裂;花瓣5,圆形至宽倒卵形。核果圆形,稀倒卵形。种子1,心状卵形,浅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生境及分布】多为栽培,产天平山、光福。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各省。

生杏仁: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晾干。燀杏仁:取净杏仁,置沸水中略煮,种皮微皱起捞出,浸凉水中,脱去种皮,晒干,簸净。炒杏仁:取净燀杏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味苦,性温。归肺、大肠经。生品杏仁具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之功。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燀苦杏仁可破坏酶,保存苷;去皮利于有效物质溶出,提高疗效。炒苦杏仁性温,长于温散肺寒,并可去小毒,常用于肺寒咳喘,久喘肺虚,用于肠燥便秘效亦佳。

①治哮喘:猪肺一具、带节麻黄18 g、带衣杏仁90 g、生甘草18 g。上药蒸露2000 mL,每服30~50 mL,一日三次,食后温开水冲服。在夏至节服起,可连服二料,有防止复发或不发之效。(《春常在室医验录》)②治肺结核,主咳甚伤络动血之症:干姜(炒焦)3.6 g、五味1.8 g、细辛1.5 g、沙参9 g、麦冬6 g、秫米9 g、甘草4.5 g、杏仁9 g、紫菀9 g、款冬9 g、赭石18 g,煎服。(《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

有毒,内服适量。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