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2025年08月10日
艾
【别名】白艾、大艾叶。
【基原】为菊科植物艾蒿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根茎。有白色细软毛,上部常有分枝。叶互生,中下部叶片广阔,3~5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表面散生有白色小腺点,疏生毡毛,背面密生白色毡毛,基部渐狭成短或稍长的柄或稍扩大而成托叶状,下部叶在花期常枯萎;顶端花序下叶常全缘而为披针形且近无柄。头状花序钟形,几无柄,有4~5层总苞片。瘦果椭圆形,无毛。花果期7~10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灌草丛中,产各地。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国。
于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功;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①治阳盛阴虚,血热妄行,牙龈出血不止:鲜生地、生荷叶、生侧柏叶、生艾叶,上药各等份,煎服。(《吴门马氏喉科荟萃》)②治大便下血,量多不止:艾叶9 g、百草霜6 g、炮姜炭3 g,水煎温服,三次可愈。(《春常在室医验录》)③治肺结核病,主因血热而引起咯血者:生地、侧柏、艾叶、荷叶,煎服。(《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④治痛经,主养血理气调经:丹参15 g、全当归9 g、生赤芍9 g、川芎4.5 g、生香附4.5 g、艾绒[3]3 g、肉桂心末0.9 g,煎服。(《王慎轩晚年医案》)
阴虚血热者慎用。
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