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子
2025年08月10日
紫藤子
【别名】紫藤豆、藤花子、紫金藤子。
【基原】为豆科植物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weet的种子。
【形态特征】落叶攀援灌木。羽状复叶有小叶7~13,通常为11,卵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幼时密生平贴白色细毛,成熟时无毛。总状花序,花蓝紫色。荚果,表面密生黄色绒毛;种子扁圆形,数颗。花期4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中,产穹窿山、天平山、花山、上方山、光福等地。产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
于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壳,晒干。
味甘,性微温。归肝、胃、大肠经。具活血、通络、解毒、驱虫之功效。主治筋骨疼痛、腹痛吐泻、小儿蛲虫病。
①治食物中毒、腹痛、吐泻,并治蛲虫病:紫藤子(炒熟)30 g,鱼腥草12~15 g,醉鱼草根21~24 g。水煎(须煎透),早、晚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筋骨疼痛:泡酒服。(《江苏植药志》)
紫藤中所含的紫藤苷及树脂均有毒,能引起呕吐、腹泻乃至虚脱。
紫 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