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蓟

大 蓟

【别名】将军草、牛口刺、马刺草。

【基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或萝卜状。茎枝有条棱,被长毛。基生叶有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6~12对,中部侧裂片较大,向上及向下的侧裂片渐小,边缘齿状,齿端具刺;自基部向上的叶渐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无柄,基部扩大半抱茎;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两面沿脉有疏毛。头状花序单一或数个生于枝端集成圆锥状;总苞钟状;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或紫红色。瘦果长椭圆形,稍扁;冠毛羽状,暗灰色。花期5~8月,果期6~8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野、路旁。产穹窿山、上方山、石湖、光福、西山、东山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晒干。

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①治心热吐血、口干: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频服。(《圣惠方》)②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大蓟一握。捣,绞取汁,服半升。(《本草汇言》)③治肺热咳血:大蓟鲜根30 g。洗净后杵碎,酌加冰糖15 g,和水煎成半碗,温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④治热结血淋:大蓟鲜根30~90 g。洗净捣碎,酌冲开水炖一小时,饭前服,日服三次。(《福建民间草药》)⑤治妇人红崩下血,白带不止:大蓟15 g,土艾叶9 g,白鸡冠花子6 g,木耳6 g,炒黄柏15 g。引水酒煨服。(《滇南本草》)

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大 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