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兴大曲
全兴牌全兴大曲酒是四川省成都全兴酒厂的产品,于1959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名酒;1958年、1989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及金爵奖;1963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二、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88年获香港第六届国际食品展金钟奖。
(一)全兴大曲的起源
成都全兴大曲的前身是成都府大曲,据史料记载,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就以酒香醇甜、爽口尾净而远近传闻,畅销各地。
200多年前,相传有一户王姓人家,三代人经营酿酒,于乾隆51年(公元1786年)选中成都锦江河畔大佛寺所在的水井街开始创业。相传大佛寺地下有个海眼,挑动海眼,成都就会变成汪洋大海。为了避免水灾,人们集资建寺,并塑造了一座全身大佛,镇于海眼之上。这座佛像,比成都其他寺院供奉的佛像更受信徒们敬仰,因此香火很盛。富贵之家常常在望江楼设宴欢歌,一般平民也会在冷香酒店随意小饮一番,这里确实是酿酒沽卖的“风水宝地”。王氏兄弟便在此建号,倒用“全身佛”三字谐音,取名“福升全”(佛身全)。
随着福升全老号的不断发展壮大,因街坊狭窄,福升全老址已不适应扩大经营的需要。1824年,老板在城内暑袜街寻得地址,建立了新号。为求吉祥,光大老号传统,决定采用老号的尾字作新号的首字,更名为“全兴成”,用以象征其事业延绵不断,兴旺发达。“全兴成”建号后,继承福升全的优良传统,普采名酒之长,秉承“窖池是前提,母糟是基础,操作是关键”的宗旨,对原来的薛涛酒(全兴大曲的前身)进行加工,创出的新酿统称全兴酒。这酒窖香浓郁,雅倩隽永,加之暑袜街市场环境更好,全兴酒的销量和名气一下子远远超过以前的薛涛酒。数年之间,全兴酒名噪川内外,“全兴成”门前熙熙攘攘的场面,简直到了令市内同行眼红的地步,更有许多有关“全兴成”和全兴酒的奇闻轶事在蓉城广为流传。
(二)全兴大曲的酿制
全兴大曲以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制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老窖分层堆糟法工艺,经陈年老窖发酵,窖熟糟香,酯化充分,续糟润粮,翻沙发酵,混蒸混入,掐头去尾,中温流酒,量质摘酒,分坛贮存,精心勾兑等工序酿成。发酿期60天,面醅部分所蒸馏之酒,因质差另作处理,用作填充料的谷壳,也要充分进行清蒸。蒸酒要掐头去尾,中流酒也要经鉴定、验质、贮存、勾兑后,才包装出厂。
全兴大曲的酒艺是在古蜀国年酿酒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来的,其传统酿造技艺可总结为四个字“火、水、曲、人”。火为酒之髓,即酿造发酵要掌握适当火候。全兴大曲的一套百年相传的火候口诀,现在看来仍十分符合科学规律。水为酒之精,即恰当掌握酿酒用水的水质、水温和水量。全兴烧坊专设“水谱”,并将酿酒用水细分为类,即量水、黄水、冷却水、底锅水、加浆水。曲是酒之神,全兴酒曲皮薄心实、香味扑鼻,有“无全兴曲就无全兴酒”之说。人为酒之魂,全兴烧坊的操作人员凭借自己独到的体会和技艺掌握配料工序,“稳、准、细、净”四字生动地表达了全兴人对酒质的特殊感受能力和酿酒技巧。
(三)全兴大曲的特点
全兴大曲的酒质无色透明,清澈晶莹,窖香浓郁,醇和协调,绵甜甘洌,入口清香醇柔,爽净回甜。其酒香醇和,味净尤为突出,既有浓香型大曲酒的风味,又有其独特的风格。酒度分38度、52度、60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