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体系:皇权主导的新政
三、巴赫体系:皇权主导的新政
施瓦岑贝格忙于外交时,内政大臣巴赫成为国内政治的实际主宰者。他迅速而有效地使哈布斯堡君主国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奥地利帝国在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成为一个完全单一的国家。匈牙利的传统特权被取消,其他想要某种独立性的民族更没有可能获得成功,甚至自始至终忠于哈布斯堡皇家的克罗地亚人也失去了他们的议会和地方自治政府。这样,维也纳成为帝国唯一的权力中心,从这里发出的命令传达到各级行政机构,再由帝国官员(往往是德意志人)负责执行。1850年6月取消匈牙利与帝国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税壁垒的法令建立了一个单一的税收系统,并使帝国成为一个单一的自由贸易区。
所谓的“巴赫体系”一直持续到1859年,其效果是无法抹杀的。旧匈牙利系由自治的农业地区组成,地方行政、司法权力均由贵族操纵,“巴赫轻骑兵”将匈牙利人带入了新的状态。他们开始享用其他地区的产品,受维也纳派来的官员、警察的管理。马扎尔人发现,最初的残酷过去之后,他们的生存状态并不比忠心耿耿的克罗地亚人差,但也并不比斯洛伐克人、罗马尼亚人或塞尔维亚人强。原来的主导民族、从属民族之间的差异似乎不太明显了。但是,革命的危险一旦解除,弗朗茨·约瑟夫的宫廷就又变成保守派大产业主和将军们的天下。在他们眼中,即使是大臣们的暴政,也带着一种可疑的革命的味道,梅特涅的身影若隐若现。弗朗茨·约瑟夫接受了皇权专制的建议,认为应当由皇帝亲自统治,而非将治国大权委之于人。这一年的12月,路易·拿破仑眼看着总统的四年任期将到,遂发动政变,解散立宪会议,复辟帝制,是为拿破仑三世。弗朗茨·约瑟夫随后在除夕发布文件,1849年3月的宪法草案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被废除了。奥地利将由皇帝亲自领导,并由他任命一个皇家会议在立法问题上提供咨询。
施瓦岑贝格顺从地接受了现状。对于这个在梅特涅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来说,他对治国权术比对政府的类型要感兴趣得多,他的理想是要使维也纳成为大国外交的中心,但是欧洲已经大大地不同了,当年文韬武略的拿破仑一世、年轻气盛的亚历山大一世都一去不复返了。拿破仑三世不断地在办公桌前规划各种宏伟的计划,年迈的尼古拉一世越发保守,俄国在铁板一块的外表下越发腐败。俄国东向多瑙河逼近,法国梦想建立一个新的意大利王国,奥地利则被夹在这两个强国之间。长期紧张工作的压力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1852年4月,在某次宫廷舞会之前,施瓦岑贝格因中风去世,他的雄心壮志化为泡影,他的政治影响也随之烟消云散。
半个多世纪以后,弗朗茨·约瑟夫将施瓦岑贝格称为他的“最伟大的大臣”,失去他的遗憾是可想而知的。对于当时那个才刚刚蓄起一抹髭须的22岁的年轻人来说,只是由于他的克制,才没有表现出情绪失常来。但是另一方面,他终于摆脱了这个人的强大影响,从现在起,他必须自己做出决定,不再依赖任何人,这不正是他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事吗?
此时,始于革命年代的19世纪走到了中途,雄心与霸业、伟大与不朽都在风云变幻中化为人间传奇。自上而下地实现自由与解放,已经被一次次的失败证明是不可能的事情。少数人还在为理想而奋斗,多数人却被失败推入无情的现实。19世纪进入了它的中年,青春年少的激情化为山雨欲来前的郁闷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