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的风格》简介
《蜡烛的风格》这本书是由.周大仁著创作的,《蜡烛的风格》共有237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第一辑 散 文 难忘的挥手——悼念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理论在国外的影响 宣讲邓小平理论,让我感到欣慰 从投身辛亥革命到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青年董必武的追...
2
第一辑 散 文
...
3
难忘的挥手——悼念邓小平同志
1997年2月20日凌晨,在湖北省人代会上,当我从《新闻联播》中得知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万分悲痛。我立即打电话告诉党校有关领导,请他们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中共中...
4
邓小平理论在国外的影响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我作...
5
宣讲邓小平理论,让我感到欣慰
《邓小平文选》首次出版是1983年7月,收集了邓小平同志1975 至1982年间的46 篇文章;1994年修订,再版时称为《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当《邓小平文选...
6
从投身辛亥革命到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青年董必武的追求
我们已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又迎来辛亥革命100 周年的盛典。 在中国共产党内,有一位既投身辛亥革命,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战斗,又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7
幼小聪颖,18 岁考中秀才
董必武于1886年3月5日,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城南街一个贫穷的教书先生家里。董必武幼名乐益,辈名贤琮,号璧伍,取自《汉书·律历志》中“日月如合璧,五...
8
麻城教案,痛恨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府
董必武青少年时期,有几件事使他深受震动和教育。 1892年7月,发生了麻城教案。当时在黄安、麻城两县交界的地方有个集镇叫宋埠,这里有来自瑞典、意大利的传教士,他...
9
投身辛亥革命,不为功名不为家
董必武成长的年代,正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发展到新民主主义的阶段。那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
10
走十月革命道路,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1917年10月,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震撼了世界,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董必武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就曾经接触过马克思主义。1919年2月,董必武到上海,各省...
11
湖北共产党人对党的一大的贡献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0年光辉历程。 回顾90年前,湖北人民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创造了历史的奇迹,充分体现了湖北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惟...
12
鲜红的旗帜永不落——民主革命28年,湖北红旗不倒
辛亥革命失败以后,追随辛亥革命的湖北先进青年董必武并没有气馁,他于1914年和1917年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法律,学习马克思主义,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回国后,于19...
13
树立党旗,工人罢工掀高潮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武昌打响,从这里揭开了推翻中国封建王朝的序幕。 辛亥革命失败以后,那些寻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革命志士、先进分子上下求索,很自...
14
高举北伐旗帜,叶挺铁军克武昌
二七惨案后,中国大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在这场大革命运动中,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发展。在国共两党共同努力下革命的...
15
高举土地革命旗帜,黄麻起义惊神州
1927年4月12日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革命处在十分紧急的关头。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八...
16
高举抗日旗帜,同仇敌忾抗日军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活动于鄂豫皖边区的红二十八军,主动与国民党地方...
17
高举解放战争旗帜,江汉大地一片红
抗日战争胜利后,武汉成为国民党军队从大后方进军华东、华北和东北的战略枢纽。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和部署进行内战的兵力,蒋介石调集了20 多个师,加紧包围和蚕食中原...
18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缅怀湖北革命英烈
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刚刚升起,霞光万道,威武雄壮的国旗护卫队从天安门城楼走出来,人们从四面八方围过去,瞻仰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
19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
陈潭秋(1896—1943),湖北黄冈人。早年在武昌省立一中学习,1916年进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学习,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
20
最有理论修养的马克思主义播火者——李汉俊
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 李汉俊(1890—1927),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潜江人。早年曾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18年回国后主要从事著述和翻译工作,...
21
“劳工律师”——施洋
施 洋 施洋(1889—1923),1889年6月13日生于湖北省竹山县施家湾。为寻求革命真理,1914年考入湖北警察学校,期满毕业。次年,又考入湖北私立法政专...
22
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林祥谦
林祥谦 林祥谦(1892—1923),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 1892年10月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一个农...
23
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这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就义歌》,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这首诗就是革命先烈夏明翰在武汉就义前所写。 ...
24
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 这是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共产党员恽代英就义前留下的豪迈诗篇。 恽代英(1895...
25
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
向警予(1895—1928),女,土家族。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人。 向警予自幼聪明好学,她大哥向仙钺曾留学日本,思想进步,是湘西同盟会负责人,向警予受他的影响很深...
2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项英
项英 项英(1898—1941),湖北武昌人。他在武昌涵三宫的日新预备学堂读完初中后,15 岁便进入武昌模范大工厂当工人。1920年曾在武汉组织过纺织工人罢工,...
27
中共湖北省委代书记——林育南
林育南(1898—1931),湖北黄冈人,和林育英同一曾祖父,和林彪同一祖父,为堂兄弟。早年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1915年,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 林育南...
28
毛泽东为之题词、守灵、执绋抬棺的第一人——林育英
林育英 林育英(1897—1942),化名张浩,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湖北党组织最早的党员之一。长...
29
从荆江分洪到高峡出平湖——湖北水利建设的辉煌成就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美好,乃治国安邦为民之大事。 善治国者,必善治水。我国历史上大禹治水三过...
30
旧中国:江汉洪水浪滔天,十年就有九年淹
湖北是千湖之省。长江全6300 多公里,从西到东横穿湖北1000 多公里;汉江全长1532 公里,从西北流向武汉,长650 多公里。致使湖北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