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一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因长江、汉水在此交汇而分割为武昌、汉口、汉阳。近百年来人民群众渴望在长江上修建大桥。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曾在龟蛇两山之间架设长江浮桥。清末,邮传部开始拟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计划。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提出“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为一市”的设想。但在旧中国这些都只是美好的愿景。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年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就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

1950年,政务院责成铁道部进行勘测和设计,1953年3月完成初步设计,延聘苏联专家进行指导并委托苏联交通部对设计方案鉴定。

武汉长汉大桥

1955年2月成立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委员包括罗英、陶述曾、李国豪、张维、梁思成等著名专家学者。

1955年初,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编制了技术设计,9月1日建桥工程开工。建设过程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多次到工地视察。因为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施工方法,原计划4年零1 个月完工,实际仅用2年零1 个月,于1957年9月底竣工。

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15日上午10 时,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开始。霎时间,鞭炮声、奏乐声和欢呼声,震撼大江两岸。站在龟山和蛇山上的人们挥舞着鲜花,使龟蛇二山显得更加年轻、美丽、活泼。一架飞机出现在桥的上空、撒散传单。大型的彩色气球,带引着“庆祝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等巨幅标语升上了长江上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武汉长江大桥验收接交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王世泰、铁道部部长滕代远、苏联运输建设部部长科热夫尼科夫、湖北省省长张体学、武汉市副市长王克文、武汉大桥工程局苏联专家组组长西林和武汉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先后发表讲话。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将武汉三镇连成一体,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万里长江第一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复线铁路。全桥总长1670 米,其中正桥1156 米,西北岸引桥303 米,东南岸引桥211 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 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 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22.5 米,其中:车行道18 米,设4 个车道;车行道两边的人行道各2.25 米。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 孔,共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 米,使长江巨轮终年航行畅通无阻。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 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梯供人上下。正桥人行道外缘为铸铁雕花栏杆,图案有丹凤朝阳、孔雀开屏、雄鸡报晓、鸟语花香、菊黄蟹肥、石榴结籽、猕猴摘桃、鱼跃荷香等。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具民族特色,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若从底层坐电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尽收眼底,大江东去,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也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两铁路,形成完整的京广线。毛泽东为此写下千古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长江江面上又建起了六座大桥,分别是武汉长江二桥、武汉长江三桥(白沙洲大桥)、军山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另有鹦鹉洲长江大桥在建,杨泗港长江大桥、黄家湖长江大桥、沌口长江大桥在规划之中。不久,武汉长江上将耸立11 座大桥,天堑真正变通途了。

50 多年来,历经风雨沧桑的武汉长江大桥,巍然挺立大江之上,肩负着每分钟60 多辆汽车、每6 分钟一列火车通过的荷载,经受了无数次洪水、大风的洗礼,更承受了70 多次碰撞事故的考验,仍然雄风不减、岿然不动傲立于滔滔江水之上。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南北交通,提升了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同时对全国人民正满怀豪情地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建设新中国的高潮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其图案因此入选1962年4月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作为反映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

进入21世纪,武汉发展越来越快,车辆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紧张。为了缓解长江大桥的压力,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隧道于2008年12月28日通车。武汉长江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全长3.6 公里,双线4 车道。该工程于2004年11月破土动工,是中国第一条开建、最先贯通的长江公路隧道。在汹涌奔流的长江水下四五十米深处开隧道,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面对姿态控制、高水压、超浅埋、强透水、长距离掘进这五大世界级难题,建设者们克难奋进,一个一个地攻克。隧道的建设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第三套人民币贰角券上的武汉长江大桥图案

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长江从上游的宜宾至上海共建有80 多座长江大桥(含长江隧道),其中,湖北省境内23 座(含隧道),从巴东长江大桥到黄石长江大桥,真是天堑变通途。